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
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
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
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
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
忽思仙游谷,闇谢陈居士。
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他在长安的一次雪日早朝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4句:长安盈尺雪,早朝贺君喜。
注释: “长安”是当时唐朝的都城;”盈尺雪”形容雪大;”早朝”是指皇帝上朝的时间;”贺君喜”是对皇帝的祝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雪景与皇帝的早晨活动。诗中通过描绘长安满地的皑皑白雪,以及皇帝在朝会上的喜悦心情,营造了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氛围。
第5-9句:将赴银台门,始出新昌里。
注释: “银台门”是皇宫中的正门;”新昌里”是京城中的一个地名。
赏析: 这里描绘了诗人准备前往皇宫的情景。从家门出发,经过城门,踏上通往皇宫的道路,表现了皇城的庄严和神秘感。
第10-13句: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
注释: “堤”指护城河上的堤坝;”马蹄滑”描述雪后道路的湿滑情况;”蜡烛死”可能是比喻烛光因寒冷而熄灭。
赏析: 这部分描述了诗人在京城行走时遇到的困难。大雪使得道路变得滑溜,甚至导致烛火熄灭,增添了几分寒意和孤独感。
第14-17句: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
注释: “十里”指的是诗人从家到皇宫的距离;”北行”表示朝会的方向。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中行进的辛苦和艰难。严寒不仅让人感到冷,甚至能吹裂耳朵,体现了冬天的严酷。
第18-22句:待漏午门外,候对三殿里。
注释: “待漏”是指在宫门外等待皇帝传唤;”三殿”可能指的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重要的宫殿。
赏析: 此部分描写了诗人在皇宫外等候皇上召见的场景。这种期待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反映了皇权的重要性和个人对于权力的渴望。
第23-27句: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
注释: “须鬓”指的是人的胡须和鬓发;”生冰”意味着非常冷;”衣裳冷如水”则形容衣服穿得非常厚重。
赏析: 这部分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环境中的真实感受。寒冷的环境使诗人的面容和头发都结上了冰,连衣服也像是冷水浇过一般,强调了天气的严寒。
第28-31句:忽思仙游谷,闇谢陈居士。
注释: “仙游谷”可能是诗人想象中一个幽静的地方;”闇谢”意为私下道别或告别。
赏析: 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转变。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诗人心中却向往着那个传说中的仙境,并在心中默默地感谢那位名叫陈山的人,可能是他的知己或友人。
第32-35句: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
注释: “暖覆”是指用被子保暖;”褐裘”是一种粗布制成的厚外套;”日高”表示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应未起”意味着诗人很可能还在睡觉。
赏析: 最后几句展现了一种对比鲜明的场景:诗人在御寒的同时,还保持着一定的闲情逸致,希望在温暖的被窝中多睡一会,享受这份宁静和温暖。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诗人在赶往皇宫参加早朝途中所经历的种种情景,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繁忙和严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