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注释】

1、早:早晨。

2、六月初七:指初伏的第七天,是夏天最热的时候。

3、江头:指长江边。

4、石楠:一种树。

5、石楠深叶里:石楠树叶深处传来蝉鸣声。石楠,即牡荆。

6、薄暮两三声:傍晚时听到两三声蝉鸣。薄暮,天色将晚。

7、催:催促。

8、衰鬓色:白发增多,形容人衰老。

9、故园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10、西风:秋风。

11、殊未起:没有吹起来。

12、秋思:秋天的愁思。

13、东掖:官署名。汉光武帝建武初年置中常侍二人,秩比六百石,掌顾问应对之事,称为东宫,因称中常侍为“东宫”,后亦泛称中朝大臣为“东宫”。

14、宫槐:皇宫中的槐树。

15、湓城:湓浦,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此时诗人已流寓江西两年有余。诗人以蝉鸣起兴,抒写自己的羁旅之愁。首联写初夏七月,诗人来到江头,听到一声蝉鸣,便知道炎热难耐了;颔联写诗人伫立江头,只见一片石楠树叶深处,传来几声蝉鸣,那声音时而急促,时而悠扬,仿佛在催促着诗人赶快离开这里,而自己却无可奈何;颈联写听到蝉声后,诗人不由想起自己当年在宫中听蝉的情景,那时,他是多么的高兴啊!而今,他身在异乡,心情是多么的沉重啊!尾联写虽然还没有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但是,一想到家乡的秋景,就不由得心生愁绪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