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江气春,南宾闰正月。
梅樱与桃杏,次第城上发。
红房烂簇火,素艳纷团雪。
香惜委风飘,愁牵压枝折。
楼中老太守,头上新白发。
冷澹病心情,暄和好时节。
故园音信断,远郡亲宾绝。
欲问花前尊,依然为谁设。
【注释】
蔼蔼 :形容春意浓厚。南宾:即南平,汉县名。闰正月:指闰二月。城上发:花开花落。红房:红色花朵。素艳:洁白如霜的花。委风飘:随风飘落。愁牵:因忧愁而牵动。压枝折:因忧愁而折断树枝。老太守:诗人自谓。冷澹:心情忧郁、冷淡。暄和:天气暖和宜人。故园:故乡。音信断:音讯断绝。远郡亲宾绝:远方的亲戚与朋友也断了联系。为谁设:为谁来设樽酒。
【译文】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江面上,闰月已经来到了南方的边陲之地。桃花、樱花和桃杏,依次地在城墙上开放着。红色的花朵像烈火一般燃烧,白色的花瓣像雪花一样纷乱。花香惜命随风飘散,愁绪牵绊着花朵纷纷坠落。楼中的老太守,头上新添了白发。天气凉爽而忧郁,温暖的气候好得时节。故乡音信断绝,远离家乡的人断绝了与亲人的联系。想要问一问花前尊酒,却不知道是为谁而设。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南平府太守时。首联写景兼点时序。“蔼蔼”二字写出了春天的气象。“南宾闰正月”,“南宾”指今湖南南部一带,这里借指南平。“闰”字说明这是闰年二月,比平常二月要晚一个月,是春季的第二个月,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次第”、“烂簇”两句写花事。“次第”即按次序,“城上发”指城上的梅花、樱树、桃树、杏树依次开放。“红房”,指盛开的红花花朵;“素艳”,指洁白如霜的鲜花。这两句是说,城上的梅花、樱桃、桃、杏等依次开放。“红房”句用“火”字比喻红花鲜艳如火,而“素艳”句则形容白花纯洁如雪。两句连用两个比喻,色彩鲜明,形象逼真,把初春时节百花争艳的景象写得生动传神。“风飘”、“枝折”,是描写百花开放后凋谢的过程,也是对人事无常的一个比喻。末联写人情世态。“楼上”指官署,“老太守”指的是诗人自己。“头上”指官服,“新白发”是指自己的头发由黑变白了。诗人说自己虽居高位,但内心并不宁静,有感于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因而感叹人生易老。“病心”,指忧郁的心情。“暄和”,指天气温暖宜人。这两句是说,我虽然处在官位上,但是心情却十分忧郁冷淡;天气温暖宜人,可是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呢?“远郡”,远处的州郡;“亲宾”,这里指亲友。这两句是说,故乡里的消息已经断绝,远方的亲友也断绝了联系。“欲问花前尊”一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想向花前敬酒畅饮,但不知道是为了谁来设樽酒。从字面看,似乎是想向别人敬酒;但实际是向自己敬酒,因为自己最了解花下饮酒的情景,也最有感受。因此,诗人实际上是向自己倾诉衷肠,抒发悲凉的情怀。
这首诗以春日景物为题材,通过描写花开花落、春风飘逝等自然景色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哀伤之情,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和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感。《花下对酒》二首中第一首写花下对酒的情景,第二首写花开花落的感慨,都是以乐景衬哀情。诗人善于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木人的情态和人格,使物各有所托,物皆生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使诗歌具有更深的艺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