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
汉文明圣贾生贤,谪向长沙堪叹息。
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

【注释】

“楚怀”:指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将被见弃于王,吾谁与归?怀王不在,求索无果,欲报告国,则谗人环己也。”《楚辞·九章·悲回风》中也有“灵均既放”“灵均既亨”。

“放弃合宜何恻恻”:屈原在《离骚》中曾说:“余不忍为此态也!”这里说他放弃合宜,内心不免忧伤。

“汉文明圣贾生贤,谪向长沙堪叹息”:贾谊是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曾上书汉文帝,建议改革政治,被贬谪到地方,后来死在长沙。

“人事多端何足怪”:人事变化无穷,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天文至信犹差忒”,天象的变化也是不可信的。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月亮运行到毕星附近时会合,形成明亮的月相,称为“满月”;月亮运行到毕星附近时分离,出现新月,称为“亏缺”,这是月相变化的自然规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屈原为鉴,借古喻今,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

首联写屈原遭贬之事。屈原因坚持正义,反对楚国贵族集团腐败堕落的行径,遭到排挤,流放远地。他忠于祖国,忧国忧民,正直无私,却屡遭诬陷。此诗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颔联动笔,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汉代的另一位悲剧人物——贾谊。贾谊是西汉文帝、景帝时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改革政治,推行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深受汉文帝的信任。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因为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贬谪到了地方,不幸英年早逝。

颈联写诗人对两人遭遇的感慨。屈原被放逐后,内心充满忧伤,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愿屈服于现实;而贾谊被贬后,更是郁郁不得志,最终选择了死亡。这两位古人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挫折,但他们都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串串壮丽的篇章。

尾联写对两位古人命运的感慨。诗人认为,人事变幻无常,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奇怪的;而天象的变化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不能过分相信它。最后,诗人用月相来象征人生的命运,指出即使是最明亮的时候也会有阴晴圆缺,更何况是月相的变化呢?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