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闻夜砧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注释:这首诗的译文是“谁家的思妇正在秋天捣衣,皎洁的月光、凛冽的秋风使得砧杵之声充满了悲凉。八月九日正是一年中最长的一个夜晚,思妇们不断地捣衣,声音连绵不断,却始终没有停止。”诗中的关键词是“思妇”、“捣帛”和“砧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思妇捣衣的画面。首句“谁家思妇秋捣帛”,直接点明了主题人物——思妇。第二句“月苦风凄砧杵悲”,进一步描绘了思妇所处的环境,月色凄凉,秋风瑟瑟,砧杵之声令人心酸。第三句“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诗人通过描绘长夜漫漫,思念之情难以排遣,进一步烘托出思妇的内心世界。最后一句“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表达了思妇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