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
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
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
欲使第一流,皆知不二义。
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
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
旁延邦国彦,上达王公贵。
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
人多爱师句,我独知师意。
不似休上人,空多碧云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以及相关的赏析:

  1. 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
    译文:佛陀宣讲佛经中的偈子和赞美言辞,菩萨撰写论文来讨论佛法的深奥义理。
    注释:这里的“偈”指的是佛教经文中的一种文体,用来表达佛陀的教义和教诲。而“赞”则是对佛陀功德的赞美之词。菩萨则代表着修行者,他们通过撰写论文来探讨佛教的深层次意义。

  2. 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
    译文:因此,佛教宗派中的高僧大德,将诗歌作为弘扬佛法的重要工具。
    注释:在这里,“宗律师”指的是佛教宗派中的高僧,他们利用诗歌来表达对佛法的理解和诠释,以此来传播佛法。

  3. 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
    译文: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佛陀的教诲,而每一句话都有其独特的解释顺序。
    注释:这里的“一音无差别”指的是佛陀的声音或教导没有区别性,即所有的教导都是平等、公正的。“四句有诠次”则是指佛陀的话语中有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解释顺序和深度。

  4. 欲使第一流,皆知不二义。
    译文:希望能够让那些悟性极高的人了解佛法中的“不二法门”,即所有法都是不二的。
    注释:这里的“不二法门”是一种佛教修行的方法,强调一切法的本质都是同一个,没有差别。这是佛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佛教修行者追求的目标。

  5. 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
    译文:诗歌的语言精炼而纯洁,充满了戒律的约束;文字虽然平淡,却隐藏着禅宗的味道。
    注释:这里的“戒体”指的是僧人的戒律约束,即僧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戒律。而“闲淡”则是指文字表达的轻松、自然,没有繁复的修饰。

  6. 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
    译文:诗人在诗歌中从容自如,用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意境,超越了文字的限制。
    注释:这里的“飘缈”指的是轻盈、飘逸,形容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有一种超脱文字的感觉,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7. 旁延邦国彦,上达王公贵。
    译文:诗人的诗歌被广泛传颂于各国,甚至能够影响到王公贵族阶层。
    注释:这里的“旁延”指的是诗歌的传播范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上达”则是指诗歌的影响力能够达到社会的高层。

  8. 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
    译文:诗歌首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然后再引导他们进入佛的智慧之中。
    注释:这里的“牵”是指吸引,让人们被诗歌所吸引;而“入佛智”则是指通过诗歌来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佛法的智慧。

  9. 人多爱师句,我独知师意。
    译文:很多人喜欢诗歌中的某一句子,我却能够理解诗人的真实意图。
    注释:这里的“师句”指的是诗人在诗歌中使用的某些句子,它们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可能是诗人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而特意选择的。

  10. 不似休上人,空多碧云思。
    译文:我不像其他吟诗的人那样,只是空想着天上的白云。
    注释:这里的“不似休上人”指的是诗人与其他吟诗的人不同,他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想象和空想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