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西风生,稍稍东方明。
入秋神骨爽,琴晓丝桐清。
弹为古宫调,玉水寒泠泠。
自觉弦指下,不是寻常声。
须臾群动息,掩琴坐空庭。
直至日出后,犹得心和平。
惜哉意未已,不使崔君听。
【注释】:
微:微弱。
稍稍:渐渐,逐渐。
入秋:进入秋季。
神骨爽:精神爽快,骨骼清凉。
琴晓:弹琴声。
丝桐:指琴。
古宫调:古代的宫调曲。
玉水:清澈的水,比喻音乐清越。
须臾:片刻,一会儿。
掩(yǎn)琴:放下琴,即停止弹奏。
空庭:空旷的庭院。
至:等到。
心和平:心情宁静、舒畅。
惜哉:可惜啊。
意未已:意思还未表达尽。
不使:不让,不想让。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作者寄给崔少监的诗。全诗四联,前二联写秋夜之景,后二联写秋夜弹琴之事,末二句以“不使”二字点出自己不能与崔君共听之意。
首联起笔不凡,“生”字和“明”字,都给人以秋风萧瑟的凄凉感,为全诗定下了凄苦悲凉的感情基调。
颔联“入秋”二字承上启下,既表明时令,又暗示季节的推移。“神骨爽”三字直抒胸臆,写出了秋天的凉意给人的舒适之感。而“琴晓”一句则把这种感觉形象地表现出来。
颈联写弹琴的情景:“古宫调”、“玉水泠泠”,都是形容琴声美妙动听;“弦指下”三字,则描绘了弹琴时的神态。
尾联两句,诗人由弹琴转入抒情。“自觉”二句,写自己觉得弹琴之声非同一般,但“意未已”,说明他还有话要说,有心事要向崔君倾诉,因此不想马上结束。“犹得心和平”,“犹”字用得很妙,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对崔君一片深情,而且显示出他对目前这种心境的珍视和留恋。
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色。开头两句,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感受,而是先从天气、景色入手,为下文的抒发打下基础。第三、四句写弹琴时的感受,第五、六句则由琴声转到弹琴者的情怀,再由情怀回到琴声,最后又回归到琴声上来。这样,诗人的感受就层层深入,一气呵成,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