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
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
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
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
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
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
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
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
注释:
- 月在洛阳天:月亮出现在洛阳的天空中。
- 天高净如水:天空高远、清澈如水。
- 下有白头人:下面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 揽衣中夜起:这个老人因为某种原因半夜起来。
- 思远镜亭上:思念远在镜湖的亭子上面。
- 光深书殿里:月光深入书殿的深处。
- 眇然三处心:这三处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
- 相去各千里:这些想法之间相隔千里之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月亮高悬在洛阳上空,照亮了整个天空,使其显得异常清澈和宁静。这一句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也为接下来的诗句铺垫了背景。
紧接着,“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引入了一个具体的人物——一个因某种原因在深夜醒来的老人,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情感色彩和生活气息。通过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
“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则进一步展开诗人的思绪,他不仅仅局限于眼前所见,而是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镜亭”和“书殿”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诗人内心中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象征着知识和智慧。这里的“光深”二字,更是将这种向往和追求推向了极致,仿佛可以看到那遥远的目标在夜色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两句点明了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这三处“心”分别代表了他对朋友、对理想和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而这三处心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距离。这种距离既体现了生活的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它既是一首抒情之作,也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