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
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
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
扶持仰婢仆,将养信妻儿。
饥饱进退食,寒暄加减衣。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
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
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
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
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
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
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 人生七十稀,意指人生七十岁已经很不容易了。
- 我年幸过之,表示诗人庆幸自己活到这个年纪,已经超越了许多人。
- 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
- 远行将尽路,意味着诗人即将结束他的旅行或退休生活。
- 春梦欲觉时,形容诗人在即将告别忙碌的生活时,感到一种深深的疲倦和渴望。
- 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
- 家事口不问,表示诗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争和名利的诱惑。
- 世名心不思,强调诗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自我实现。
- 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
- 老既不足叹,表示诗人对人生的衰老并不感到遗憾。
- 病亦不能治,说明诗人对疾病的困扰也不去过分关注。
- 扶持仰婢仆,将养信妻儿。
- 扶持仰婢仆,表示诗人依赖家人的帮助和支持。
- 将养信妻儿,强调诗人对家人的关爱和照顾。
- 饥饱进退食,寒暄加减衣。
- 饥饱进退食,表示诗人在生活中需要应对各种情况,无论是吃得饱还是饿得慌。
- 寒暄加减衣,强调诗人需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调整穿着。
-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
- 声妓放郑卫,指的是诗人选择了一种更加高雅的艺术形式。
- 裘马脱轻肥,表示诗人摒弃了浮夸的生活方式。
- 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
- 百事尽除去,意味着诗人将所有的纷扰都放下了。
- 尚馀酒与诗,表示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 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
- 兴来吟一篇,表示诗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会写诗。
- 吟罢酒一卮,表示诗人在吟诗之后会饮酒解乏。
- 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
- 不独适情性,强调诗歌不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 兼用扶衰羸,表示诗人通过诗歌来帮助那些身体虚弱的人恢复健康。
- 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 云液洒六腑,指的是药物被注入体内,能够滋润身体的五脏六腑。
- 阳和生四肢,意味着阳气能够滋养四肢,使身体更加健康。
- 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
- 于中我自乐,表示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非常满意。
- 此外吾不知,表明诗人对于其他的事务并不了解或不关心。
- 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
- 寄问同老者,表示诗人想要询问同为老者的朋友们,他们的归宿是什么。
- 舍此将安归,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疑问。
- 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
- 莫学蓬心叟,表示诗人劝告人们不要学习那种心胸狭隘、偏执己见的人。
- 胸中残是非,强调人们应该保持一颗宽广的心态,不去纠结于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