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骆马兮放杨柳枝,掩翠黛兮顿金羁。马不能言兮长鸣而却顾,杨柳枝再拜长跪而致辞。
辞曰:主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衔橛之下,不惊不逸。
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无违无失。
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
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
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予俯而叹,仰而咍,且曰: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反闺。
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兮,乃目素兮素兮。
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罍,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译文】
马不能说话,只是长鸣而却顾;杨柳枝长跪致词。
辞曰:主乘此骆五年,凡千有八百日。衔橛之下,不惊不逸。
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无违无失。
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
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
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予俯而叹,仰而咍,且曰: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反闺。
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兮,乃目素兮素兮。
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罍,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注释】
鬻(yù):卖。
掩翠黛:用青丝系住马的鼻子叫掩翠黛。
顿金羁(jī):拴住马的嚼环叫顿金羁。
“辞”是《诗经》中的一种体裁,这里指《杨柳枝词》。
“辞曰”以下八句为《杨柳枝》诗的内容。
“主”指主人。
“主乘”二句:意思是说主人骑这匹马已经用了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中主人一共骑了一千八百天。
“衔橛”句:意思是说这匹马在马槽下待命时,既不惊也不跑。
“素”是马的名字。
“巾栉”二句:意思是说这匹马为主人服务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中主人一共骑了三千六百天。
“今素貌”两句:意思是说现在这匹马虽然相貌丑陋,但并不衰老,而且体力依然强壮,没有生病。
“骆力”二句:意思是说如果按照这匹马的力气来说,它完全可以代替主人走一千里路。
“素之歌”三句:意思说现在这匹马唱歌的声音虽然凄楚哀婉,但是作为主人和马的感情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骆反厩”四句:意思是说即使这匹马要离开了,它的叫声也很悲伤,这是人的感情,也是马的感情。
“吾疾”二句:意思是说我自己虽然病了,年龄大了,但是还没有到项羽兵败的时候。
“何必”二句:意思是说为什么一天之内要丢下这匹马而另外去寻找别的马呢?
“焉得”三句:意思是说怎么能这样轻易地抛弃这匹马呢?
“为”字原为“为”的意思,这里指替马作一首曲调。
“杨柳枝”:唐代曲子名,相传是乐府《相和歌辞·折杨柳》中的曲调。
“金罍”:古代酒器名,以黄金涂饰的为樽。
“吾姑酌彼金罍”,意思是说我姑且举起酒杯来向这匹马敬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马口吻写情的一首诗。《杨柳枝》是乐府《相和歌辞》中的曲调,本意是唱离别。诗人借用这个曲调,表达了对骏马的深厚感情,以及自己因老病而欲弃马的复杂心情。全诗情感真挚,笔法细腻,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友情、爱情的深沉感慨。
诗一开始,诗人便以“鬻”“骆”“杨柳枝”等词语点明了马的身世和主人的身份。接着,诗人通过“掩翠黛”和“顿金羁”等动作描写,描绘出了一幅主人与马相互依恋的画面。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和表情描写,使得画面生动形象,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渐渐变得苍老了。这时,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担忧和不安之情。他认为马虽然相貌丑陋,但却并没有衰老的迹象;而且他的体力依然强壮,没有生病;更重要的是,他还可以代替主人继续前行千里路。这些话语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马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好景不长,马最终还是要离开主人而去。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诗人不禁感到十分悲伤和无奈。他用“辞”“鸣”“哀”等词语来形容马的情绪,表达了自己对马的眷恋之情;同时,他也用“主君独无情哉?”这样的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充满了戏剧性和感染力。
诗人用“为我歌杨柳枝”来结束全诗。在这里,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对马的思念之情,还暗示了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悲凉景象。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让人读后感同身受。此外,诗人在诗中还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他将马比作“骆力”,将柳树比喻为“素颜”等等,这些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