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跸游玄地,陪仙瞰紫微。
似迈铢衣劫,将同羽化飞。
雕戈秋日丽,宝剑晓霜霏。
献觞乘菊序,长愿奉天晖。

【解析】

此诗是诗人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之作。全篇四联,每联皆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第一联:“扈跸游玄地,陪仙瞰紫微。”这两句是说皇帝出游玄地,我陪着神仙俯视紫微宫。“扈从”即随从、跟随,“驾”指帝王所乘的车子。古代天子出行时,有专供车马、仪仗等物用的御用车队,称为“銮舆”,亦曰“大驾”。皇帝出游时,扈从人员多至数百人。这里说皇帝出游玄地,扈从人员甚多,可见天子之威仪,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与皇帝的亲密关系。“陪仙”即陪伴仙人,“瞰”是俯视的意思。“紫微”即紫微垣,为天帝所居之处。“仙”指神仙。“陪仙瞰紫微”意谓皇帝出游时,他陪同神仙俯视天帝之所在。“将同羽化飞”句意为皇帝将要像神仙一样飞升而去。“羽化”指成仙或死而复生,如《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同羽化飞”则是比喻皇帝将要升天而去。“羽化”一词本指鸟类脱去羽毛变化而成的生灵,后多用以形容成仙或死去又复活。

第二联:“似迈铢衣劫,将同羽化飞。”这两句意思是:好像跨越了重重叠叠的劫数,就要跟神仙一起升天而去。“铢衣”是古代的一种衣服,相传佛教初传入中国时,佛像上常披着这种细薄的衣服,故称佛服或僧服。“劫”指劫运、劫难,佛教用语,指世界一切生灭的过程,也指众生生死的轮回。“羽化”是成仙的意思,“将同羽化飞”则是比喻皇帝即将升天而去。

第三联:“雕戈秋日丽,宝剑晓霜霏。”这两句是说秋天日丽,刀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宝剑早晨的霜花像雨点那样纷纷落下。“雕戈”指雕饰的兵器,“雕戈秋日丽”即指雕饰的兵器在秋季阳光下熠熠生辉。“宝剑”指宝剑,“宝剑晓霜霏”即指宝剑在晨曦中露珠晶莹。这句是写景,同时暗示了朝廷内部的斗争。“雕戈”喻权臣,“雕”字含有对权势者的讥讽。“宝剑”喻贤才,作者通过描写朝中权臣、贤才的相互残杀来揭露政治黑暗。

第四联:献觞乘菊序,长愿奉天晖。“献觞”是进献酒食,此处代指向皇帝进献颂词。《诗经·周南·卷耳》有“献豆无咎”之句。这里的“献觞”当是进献颂词。“长愿奉天晖”是说:我长久祝愿皇帝圣明光辉照耀天下。“长愿奉天晖”是全诗的结穴,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表达了作者对唐玄宗的忠诚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靡之风。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所作应制诗。

前四联先铺叙了当时长安的盛况:皇帝出游玄地,扈从人员众多,侍臣侍宴献乐,歌舞升平。后四联由铺叙转为直抒,抒发诗人对皇帝的忠心,并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荒淫享乐,要勤政爱民。

全诗四联,每联都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意境优美。尤其是最后一句“长愿奉天晖”,既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爱戴和忠心,又含蓄地劝谏皇帝要勤政爱民,使全诗的主旨得到很好的体现。

全诗结构严谨,前后照应,层次分明。中间四联,每联均由写景转入抒情,最后又回到写景,首尾相顾,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