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家连锦水濆。
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
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
说尽绮罗当日恨,昭君传意向文君。

蜀地女子的美貌,就像昭君一样。

她的美色不穿石榴裙,但依然美丽如花。

她的唇齿之间,可以解读千年的历史,

她的词句,足以让人感叹九秋的美丽。

她眉宇间流露出的忧郁,如同楚边明月般凄美,

画卷打开时,那塞外云彩仿佛在诉说她心中的怨恨。

她用绮罗织成的恨意,昭君传给了他,文君。

译文:
蜀地女子的美,就像昭君那般出众。虽然她不穿石榴裙,但她的美丽依旧令人惊叹。她的口才出众,能够理解千年历史的变迁,她的词句优美,足以让人感叹秋天的美丽。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忧郁,就如同楚地的明月,美丽而凄凉。当她的画卷展开时,仿佛能看到那塞外的天空,云雾缭绕,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她将心中的怨恨都寄托在了这绮罗之上,昭君将这份情感传递给了她,也就是文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诗中的“昭君”指的是王昭君,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美女,以美貌闻名于世,被选为出使匈奴的人质。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昭君的外表、气质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女子形象。

从诗句“看蜀女转昭君变”可以看出,诗人对王昭君的外貌和气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尽管王昭君没有穿传统的石榴裙,但她的美丽仍然令人惊叹。这里的“妖姬未著石榴裙”可以理解为王昭君虽然没有华丽的装束,但她的美丽却像石榴花一样绽放。

诗句“檀口解知千载事,清词堪叹九秋文”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口才和词句的赞赏。他认为王昭君不仅美丽,而且有才华,能够理解和表达千年前的往事,她的词句优美,足以让人感叹秋天的美丽。这里的“檀口”可以理解为王昭君说话的声音,她的话语如同檀木一般悦耳动听。

诗句“翠眉颦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描绘了王昭君眼神中的忧郁和画卷中的景象。她的眼神如同楚地的明月,美丽而凄凉。当她的画卷展开时,仿佛能看到塞外的天空,云雾缭绕,充满了无尽的哀愁。这里的“翠眉颦处”可以理解为王昭君皱眉的样子,她的眼神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忧愁。

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外貌、气质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女子形象。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他对王昭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