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尔千山万水身,野泉晴树好为邻。
啼时莫近潇湘岸,明月孤舟有旅人。

【注释】

放猿:指隐居不仕,远离尘世纷争。

千山万水身:意指隐遁山林。

野泉晴树好为邻:意思是说野外的泉水和晴朗的树木可以成为邻居。

啼时莫近潇湘岸:意思是指猿啼之时,不要靠近潇湘岸边。

明月孤舟有旅人:意思是说在明亮的月光下,孤独的船只上有旅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人以“放尔千山万水身”开头,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世俗纷扰,远离喧嚣,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这里的“放尔”,意为放任、任由。诗人认为,只有放逐自己于千山万水之间,才能真正地找到内心的平静。

“野泉晴树好为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追求的隐逸生活。在这里,“野泉”指的是野外的山泉,“晴树”则是晴朗的树林。诗人认为,这些自然景观能够成为自己的邻居,与他共享宁静的时光。

“啼时莫近潇湘岸”一句,诗人提出了自己对猿啼声的看法。他认为,猿啼声虽然悦耳动听,但也应该避免靠近潇湘岸边。这可能是因为潇湘岸边的猿啼声过于凄厉,会让人心生伤感。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明月孤舟有旅人”一句,诗人用月亮和孤舟来象征自己的隐逸生活。在明亮的月光下,孤独的船只上有旅客,这是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找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远离尘世的纷争,过上宁静而充实的生活。这种隐逸的生活观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着广泛的认同和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