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銮舆归魏阙,望云西拜喜成悲。
宁知陇水烟销日,再有园林秋荐时。
渭水战添亡虏血,秦人生睹旧朝仪。
自惭出守辰州畔,不得亲随日月旗。

这首诗是杜甫在公元765年(唐广德元年)所作。当时,吐蕃入侵长安,唐肃宗逃往陕州,杜甫从凤翔赶到长安,途中写下此诗。

解析:

第1句:“闻道銮舆归魏阙”

  • 解释:这里“銮舆”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即皇帝的座车。”魏阙”是指古代帝王的宫门,这里用来形容唐朝的皇宫。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说,听说皇帝的车驾已经回到京城了。

第2句:“望云西拜喜成悲”

  • 解释:这句表达的是诗人对皇朝回归的复杂情绪。他看着远方的云彩,心中充满了喜悦,但当他想到自己可能无法亲眼看到这种情景,内心又感到悲伤。这里的“西拜”可能是表示对朝廷的尊敬和期待。

第3句:“宁知陇水烟销日”

  • 解释:这句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陇水”是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诗人在这里可能是指他离开时经过的地点。“烟销日”形象地描绘了太阳落山的情景。这句诗可能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以及对不能与家人团聚的遗憾。

第4句:“再有园林秋荐时”

  • 解释:这里“园林”可能是指他的故乡或者他的家乡的景色。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祭祀祖先的时节。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他在家乡过节的情景,或者是在想象自己如果能回家会做什么。

第5句:“渭水战添亡虏血”

  • 解释:这句诗可能是在回忆战争的情景。这里的“渭水”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渭河,也可能是指现在的某个地名。“亡虏”指的是被打败的敌人。“添亡虏血”可能是指战争中牺牲的士兵的血。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第6句:“秦人生睹旧朝仪”

  • 解释: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场景,可能是在皇宫中,人们看到过去的礼仪和仪式。这里的“秦人”可能是指当时的陕西地区的人,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的家乡。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以及对那个时代的礼仪和秩序的赞美。

第7句:“自惭出守辰州畔”

  •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感慨。“自惭”可能是指对自己的不满和自责。“出守辰州畔”指的是诗人离开京城后,被派到辰州担任地方官。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前工作的不满,以及对过去更好生活的向往。

第8句:“不得亲随日月旗”

  • 解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失望。“日月旗”可能是指皇帝的旗帜,也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不得亲随”可能是指他不能亲自参与政治决策。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以及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视角,描绘了他对于皇帝回归京城、战争结束、历史礼仪等重大事件的个人情感和思考。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珍视。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