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
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
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

译文

隔着窗户,看到萤火虫的影子时灭时现,北风中飘洒着微雨,秋天的屋子显得空寂。
夜深了,虫子的声音一直响个不停,勾起我家乡的眼泪。蟋蟀又知道人的心情吗?
一年四时里没有一天是快乐的日子,因此只能在这客居之地感到悲哀。
孤零零地在江城没有什么可听的东西,只有梧桐叶上的秋风格外萧瑟。

注释

  • 隔窗萤影灭复流: 意思是说透过窗户看到萤火虫的影子在窗外流动。
  • 北风微雨虚堂秋: 指的是秋天时北方的风和细雨让空旷的屋子更增添了几分寂寞。
  • 虫声竟夜引乡泪: 夜里听到虫子的声音,不禁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而落泪。
  • 蟋蟀何自知人愁: 蟋蟀似乎并不知道人们心中的痛苦,只知道自己的鸣叫。
  • 四时不得一日乐: 一年四季都无法享受到一天的快乐。
  • 以此方悲客游恶: 就是在这里因为客居他乡而感到悲伤。
  • 寂寂江城无所闻: 形容孤独寂寞,在江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听见。
  • 梧桐叶上偏萧索: 梧桐叶子在秋风中摇曳,显得更加萧索凄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客居他乡,感受孤独与思乡之情的诗。全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孤独无助的心情。首联“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感。颔联“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颈联“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因客居他乡而产生的忧愁和悲伤情绪。尾联“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通过写诗人在江城的所见所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复杂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