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南北杂戎夷,草木秋来即出师。
落日风沙长暝早,穷冬雨雪转春迟。
山头堠火孤明后,星外行人四绝时。
自古边功何不立,汉家中外自相疑。

朔中即事

关门南北杂戎夷,草木秋来即出师。落日风沙长暝早,穷冬雨雪转春迟。山头堠火孤明后,星外行人四绝时。自古边功何不立,汉家中外自相疑。

【注释】

  • 关门:关隘的关口。
  • 戎夷: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统称。
  • 草木:这里指草木皆兵,形容草木也感觉到有战争的气息,比喻警觉或恐惧到了极点。
  • 秋来即出师:秋季来临,士兵们便开始备战。
  • 落日风沙长暝早:傍晚时分,落日和风沙使得天色显得格外昏暗,给人一种早早入夜的感觉。
  • 穷冬雨雪转春迟:冬天漫长,雨雪交加,春天的到来显得格外缓慢。
  • 山头堠(hǒu)火:烽火台的火焰,用以传递紧急信息。
  • 星外行人四绝时:在夜晚,星光之外没有信号的传递,使得行旅之人陷入极度孤独的境地。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象与战事生活,深刻体现了边疆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首句“关门南北杂戎夷,草木秋来即出师”直接揭示了边疆地区的封闭性与自然环境的严酷性,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随后,诗人通过对夕阳、风沙、雨雪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边疆日夜变化无常的特点。最后两句“山头堠火孤明后,星外行人四绝时”,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寂静而又孤独的画面之中。

《朔中即事》是一首表达边关将士艰苦生活以及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的诗作。通过对边疆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和对战事生活的深刻反映,李频巧妙地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唐宋诗词中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