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
东阁论兵后,南宫草奏期。
人稀傍河处,槐暗入关时。
独遣吴州客,平陵结梦思。

【注释】

君承明主意:你秉承皇帝的旨意。

日日上丹墀:每天上朝在宫殿的台阶上。

东阁论兵后:在东阁讨论完战事之后。

南宫草奏期:南宫起草奏章的日子。

人稀傍河处,槐暗入关时:河边的人很少了,傍晚时分,槐树昏暗地进入关口。

独遣吴州客:特地派遣吴州的客人。

平陵结梦思;梦见自己回到了平陵。

【赏析】

王端赴京,送诗一首。全诗从送别的角度落笔,以“君承明主意”为起兴之词,写王端受命赴京,应接皇帝的诏命、处理政务,是诗人对王端的期望与祝愿。

首句开门见山,直说王端奉命赴京,应接皇帝的诏令,这是本篇的中心内容之一。“承明意”,承君之意;“日日上丹墀”,即日日升朝堂议事。

第二句“东阁论兵后”,言王端在东阁议事完毕之后,才去南宫草拟奏章。这一句点明了王端赴京的时间顺序和任务。“草奏期”,是说草拟奏章,向皇帝汇报工作。

第三句“人稀傍河处”,是说河畔行人稀少,傍晚时分天色渐暗,天色昏暗,入夜时分,槐树的阴影也笼罩了关口。这一句描写了王端赴京途中所见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的气氛。

末两句“独遣吴州客,平陵结梦思”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作者的用意所在。“独遣吴州客”,指王端独自被派往吴州办事。“平陵”当指平陵县,这里借指王端家乡所在的吴州地区,暗示其远离家乡,身临异地的孤独心情。“结梦思”是说自己回到家乡后思念朝廷,希望朝廷早日实现统一大业。此句抒发了诗人对王端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其忠心报国的期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全诗以送别为题,但并不单纯地写离愁别绪,而是借送别之际,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王端的关心厚望。全诗虽无一字道及王端,而通过王端的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构思巧妙,寓意深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