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诗句原文: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译文注释:
-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 石堤:指春天的石头铺设的堤坝或小路上。
- 春草碧:春季的草地呈现出鲜绿色,形容春天的生机盎然。
- 双燕:成对飞翔的燕子,常在春天出现。
- 向西飞:燕子向西方飞行,可能预示着一种离别或远行的情绪。
-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 怅望:表达深深的思念和失望之情。
- 云天:天空中的云朵,暗示着高远与不可捉摸。
- 暮:表示时间的晚或傍晚时分。
- 佳人何处归:询问心爱的人现在身处何方,表达了对爱人安危的担忧。
-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 药栏:可能是一个存放药材的地方,也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场所。
- 虫网:用来捕捉害虫的工具,表明这里可能养有家禽或进行一些养殖活动。
- 苔井水痕稀:苔藓覆盖的井边水迹稀少,可能表示季节更迭或水质的变化。
- 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 嵇康:中国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以其清高脱俗和不屈世俗著称。
- 自掩扉:自己关闭门户,形容隐逸生活,不愿为官。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嵇康高洁品质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态度。
赏析:
《山中期张芬不至》是唐代李端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抒发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主人公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也反映了李端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物情绪相互映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