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
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
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注释】:
圣朝:这里指朝廷。
才子:才华出众的人。
先鸣:比喻有远见、早发迹的人。
通家:旧时称彼此为亲戚的朋友。
“频劳”:多次麻烦的意思。
文举:东汉末年,孔融被派去拜会北海太守,太守命人准备酒菜款待他,孔融却只喝了三杯酒,便辞别而去,说:“北海虽小,也是圣人的家乡;我虽然才疏学浅,也愿意像孔子那样周游天下,怎么能屈居在您的属下呢?”后因以“文举”为孔融的代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个神童的赠诗。诗中赞扬了这位神童,并表达了对他未来的期望。首句“圣朝殊汉令”指的是在当今的朝廷,与汉朝相比有所不同。第二句“才子少登科”则是说才华出众的人比较少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功名。第三句“每见先鸣早”意味着那些早早成名的人,常常让人感到惊讶和羡慕。第四句“常惊后进多”则是说看到很多人晚些时候才崭露头角,常常感到惊讶。第五句“独居方寂寞”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感到十分孤单和寂寞。第六句“相对觉蹉跎”则是说因为这种孤独和寂寞,诗人感到时光过得很慢,有一种失落感。最后一句“不是通家旧”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期望,希望他不是出身于贵族或豪门,而是平民出身。最后一句“频劳文举过”,则是希望他能频繁地被请到别人家中做客,享受文人的待遇,而不是总是处于一种被打扰的状态。整首诗充满了对这位神童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