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
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诗句原文: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

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译文注释:
怅望青山下,回首间泪水湿润了衣巾。故乡中满是古树,落日时分却很少看到行人。头发渐白,容颜渐老,而地位却尚未到达。谁能想到在武陵的路上,也有像我这样的汉朝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诗中通过“怅望青山下”这一画面,展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和无尽的思乡之情。“回头泪满巾”一句,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首句“怅望青山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深沉的画面,诗人站在青山之下,眼神深邃地望向远方。这种目光中的留恋和不舍,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回头泪满巾”一句则更加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泪水不仅代表了诗人的哀愁,也代表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二句“故乡多古树”,则是对故乡景色的具体描绘。古树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它们见证了故乡的发展与变迁。然而,在诗人眼中,这些古树却无法带来一丝慰藉和温暖,反而让他感到更加孤单和无助。

第三句“落日少行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夕阳西下,本应是人们欢聚的时刻,然而诗人却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的身影。这种反差不仅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最后一句“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担忧。他的发鬓已经变得苍白,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流逝;而他的地位却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挫败和失落。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意象运用,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它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