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解析】
此诗写奉侍南城别业,奉和侍从游宴之乐。
垂朱领孙子:垂着朱红色的领子,是年轻的儿孙辈。
从宴在池塘:跟随宴饮在池塘旁边。
献寿回龟顾:向皇帝进献生日祝寿,龟鳖被作为祭品。
和羹跃鲤香:调和的鱼肉散发出香味。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高耸的松树首先长出嫩草,平缓的大石头能带来清凉的泉水。
馀橘期相及:其余的橘子也期待与他们同时成熟。
门生有陆郎:家中的门生中有陆郎这样的人。
【答案】
译文:
垂着朱红色领子的年轻儿孙们,跟从我一起在池塘边宴饮;
向皇帝进献生日祝寿,龟鳖被作为祭品;
调和的鱼肉散发出香味,高耸的松树首先长出嫩草,平缓的大石头能带来清凉的泉水;
其余的橘子也期待与他们同时成熟;
家中的门生中有陆郎这样的人。
赏析:
此诗应是诗人奉侍南城别业时的感怀之作。
开头两句“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写侍奉南城别业时的场景。“垂朱领孙子”指的是侍奉南城别业的侍臣。“从宴”指随从宴饮,“在池塘”指宴饮之地。这两句写侍臣随从宴饮在池塘边上。
第三句“献寿回龟顾”,写为皇帝祝寿的场景,“献寿”即进献祝寿礼物或祝寿词。“龟顾”指龟鳖被作为祭品,龟鳖在古代常作为祭品。诗人用“献寿回龟顾”来表现自己侍奉皇帝的虔诚之心。
第四句“和羹跃鲤香”,写调和鱼肉的场景,“和羹”指烹调羹汤。“跃鲤香”指烹制鱼肉时发出的香味。诗人用“和羹跃鲤香”来描写自己侍奉皇帝时的勤勉努力。
第五句“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写观赏高松和欣赏泉水的景色,“高松先草晚”指的是高耸的松树首先长出嫩草,“平石助泉凉”指平缓的大石头能带来清凉的泉水。诗人用“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来表现自己欣赏南城别业美景的心情。
第六句“馀橘期相及”,写品尝橘子的场景,“馀橘期相及”指剩余的橘子也要一同享用。诗人用“馀橘期相及”来抒发自己对南城别业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门生有陆郎”,用“门生”指代自己,“陆郎”指陆机,字士龙。诗人用“门生有陆郎”来表达自己对自己门生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