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其二)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注释:
- 野寺垂杨:描述在郊外的寺庙旁边,垂杨树在微风中摇曳。
- 春畦乱水间:春天的田地里,水流纵横交错。
- 美花多映竹:美丽的花朵映照在竹林之间,增添了一份清新和生机。
- 好鸟不归山:好的鸟儿不愿回到山林之中,可能意味着自然与城市的对比。
- 城郭终何事:城市的城墙和郭门,最终是为了什么?可能指的是城市中的繁华与喧嚣。
- 风尘岂驻颜:风吹起尘埃,人的青春容颜怎能长久保持?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感慨。
- 谁能共公子:谁能够和公子一同分享这份快乐的时光?表达了对陪伴和共享时光的珍视。
- 薄暮欲俱还:傍晚时分,我们准备一同返回。描绘了一天结束时的宁静场景。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田园风光画面。诗中的“野寺垂杨”、“春畦乱水”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远离城市喧嚣的闲适氛围,更通过“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等句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此外,“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两句,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