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注释:

汝懦(ruǎn)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赏析:
第一首: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弟弟归乡无计的无奈和对自身衰老无法远行的遗憾。”汝懦”指的是弟弟性格懦弱,无法决定自己的归途,而诗人自己则因为年老体衰,无法远行去探望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担忧和自己身体的疲惫。”浪传乌鹊喜,深负鹡鸰诗”则是诗人对于消息的误信和对自己行为的后悔。乌鹊喜是指误听乌鸦的喜声,误以为是好消息;鹡鸰诗则是指自己因为误听消息而辜负了鸟鸣诗中的寓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消息的疑惑和对于自己行为的后悔。
整首诗以诗人的忧虑和困惑为主题,通过描述诗人对弟弟归乡无计、自身衰老无法远行以及误听消息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第二首: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力感和对时事的担忧。”生理”指的是生活状况,”何颜面”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责备和自责,因为他的生活状况已经无法让人满意。”忧端”则是指诗人对时事的担忧,可能是战争、政治等方面的困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不满以及对时事的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描述。”两京”指的是长安和东都洛阳,这两地都是当时的都城,因此也代表了诗人所处时代的背景。”三十口”则是指诗人家庭的人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庭人数的惊讶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乱导致的人口减少的现实。”虽在命如丝”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意味着即使活着也如同一根细丝般脆弱。
这两句通过描述诗人的家庭情况和对命运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人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