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
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
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
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

【注释】

1、弱质:指松树的幼小。

2、移根方尔瞻:移栽松树才来欣赏它。

3、玉帐:古代皇帝的卧室用玉制成的帐子,这里用来比喻松树的枝叶。

4、疏翠近珠帘:松树的枝叶稀疏而淡绿的颜色,就像珍珠窗帘一样。

5、紫烟集:紫色的烟云聚拢在松树枝叶上。

6、清露沾:晶莹的露水沾湿了松针。

7、一百丈:形容松树的高高耸立。

8、欹盖拥高檐:倾斜的树顶覆盖着高高的屋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于严武任成都少尹时。诗中借对新栽松树的形象描写,抒发诗人对严武恩宠的感激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松,后两句写人。首句“弱质岂自负”,暗含诗人自己的谦虚;次句“移根方尔瞻”,则明言自己对严武恩惠的感激;第三句“细声闻玉帐”,以玉帐喻松针,写松之姿态;第四句“疏翠近珠帘”,以珠帘喻松梢,写松之色彩。结句“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更是诗人的自况,表现其志向和抱负。全诗虽无一“松”字,然处处关合题旨,是咏物诗中的佳作。

这首诗通过赞美新栽松树的姿态和色泽,表达了严武对诗人的恩惠。严武任成都(今四川成都)少尹期间,诗人曾得到他的帮助,所以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他的感谢。

诗的开头两句“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意思是说,我这棵幼小的松树,哪敢自以为是地骄傲呢?只有在你把我移植到这里之后,我才能这样昂头挺胸地站立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卑微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严武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三句“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这里的“玉帐”和“珠帘”都是用来比喻松树的枝叶的,它们都代表着高贵和美丽。而“细声”、“疏翠”则分别描述了松树声音轻柔和枝叶稀疏的特点。

最后两句“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为人们遮风挡雨。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如同清露般清新脱俗。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严武恩惠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