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
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
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
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
译文:
晚秋时分,我们陪伴严郑公在摩诃池上泛舟。
微风拂面带走了酒意,舟行间却见薄雾缭绕。
远处的高墙映衬着秋天的凋零,周围的树木也变得朦胧不清。
坐在船上,仿佛触碰到了鸳鸯,它们突然飞起;
巢中翡翠鸟的蛋掉落,它们惊慌失措。
不要惊动那些白鹭,它们更喜欢在这清幽的溪流中栖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晚秋季节在摩诃池畔泛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日的景色和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两句“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描述了微风拂面带走了酒意,同时舟行间却见薄雾缭绕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诗人通过对比“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展现了一幅秋日高墙和周围树木相互映衬的画面。这种描绘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则通过描写鸳鸯和翡翠鸟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和谐。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最后两句“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则是以白鹭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作者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也展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生机的秋日景象,令人陶醉其中。而其中的关键词“晚秋”、“摩诃池”、“泛舟”等元素,更是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时代感和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