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
胡雏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高适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和赏析:

中夜 - 此为诗篇题目,指深夜时分,诗人在此时刻有所感怀。

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

  • “中夜”指的是深夜,“山河”泛指国家或自然景观,“危楼”则指高楼。这句诗描绘了在深夜时分,诗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的景色,心情显得格外宁静。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 “万里”形容距离很远,这里比喻漂泊在外的生活,“客”即旅人,诗人长期在外漂泊,感到十分惭愧。

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

  • “故国”是指自己的故乡,“风云气”形容故乡的景象充满了变化和生机,“高堂”则是高大的厅堂,“战伐尘”指的是战争的烟尘。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变化的感慨和对战争带来的创伤的忧虑。

胡雏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 “胡雏”代指少数民族的孩子,“负恩泽”意指这些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太平人”则是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这里反映了诗人对于民族间缺乏理解和同情的批评。

注释:

  1. 中夜:深夜。
  2. 江山静:山河(象征)寂静。
  3. 危楼望北辰:站在高楼上遥望着北方的星辰(象征)。
  4. 长为万里客:长久作为远离家乡的游子(象征)。
  5. 有愧百年身:认为自己没有尽到作为子孙的责任(象征)。
  6. 故国风云气:故国的风土人情充满变故(象征)。
  7. 高堂战伐尘:高堂之上的战争带来尘埃(象征)。
  8. 胡雏负恩泽:少数民族的孩子得不到关爱(象征)。
  9. 嗟尔太平人:感叹那些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象征)。

赏析:
此诗以“中夜”开篇,营造了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处,凝视着远处的星辰,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他感叹自己身为远离家乡的旅人,深感愧疚;同时,他也对故乡的变化、战争带来的创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最后一句中的“太平人”,更是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社会的不公进行了对比,展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时代沧桑的反思,体现了高适深厚的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