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
盛夏鹰隼击,时危异人至。
令弟草中来,苍然请论事。
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
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
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
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
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下泪。
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
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
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帅。
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试。
须存武威郡,为画长久利。
孤峰石戴驿,快马金缠辔。
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
踊跃常人情,惨澹苦士志。
安边敌何有,反正计始遂。
吾闻驾鼓车,不合用骐骥。
龙吟回其头,夹辅待所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从弟亚赴安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
注释:
- 南风:指秋风。
- 作秋声:形容秋风的声音仿佛在吹奏乐器。
- 杀气:指战乱或杀戮的气息。
- 薄炎炽:形容秋天的气息使万物显得更加萧条。
2. 盛夏鹰隼击,时危异人至。
注释:
- 盛夏:指的是夏天。
- 鹰隼击:指鹰隼在空中盘旋,好像在攻击一样。
- 时危异人至:表示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有不同寻常的人前来。
3. 令弟草中来,苍然请论事。
注释:
- 令弟:你的兄弟。
- 草中来:形容弟弟像草一样朴实。
- 苍然:形容人严肃、庄重的样子。
- 请论事:请求讨论国事。
4. 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
注释: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 引上殿:将皇帝召入殿堂。
- 奋舌动天意:指用言语打动人心,引起天下的响应。
5. 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
注释:
- 兵法:古代的军事战术和策略。
- 五十家:泛指众多的军队或士兵。
- 尔腹为箧笥:比喻你的智慧和能力就像装在小箱子里的书卷一样多。
6. 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
注释:
- 应对:回答问题或处理事情。
- 转丸:形容说话迅速,如同转动的球一般流畅。
- 疏通:指清楚明了地表达意思。
- 略文字:略去文字,直接讲述实质内容。
7. 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
注释:
- 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手段。
- 新语:新的论述或说法。
- 正神器:整顿国家,使之恢复正常秩序。
8. 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下泪。
注释:
- 宗庙:指祖先的祠堂或庙宇。
- 尚为灰:意味着已经变成了尘土。
- 君臣:指君王和臣民。
- 俱下泪:一起流泪,表达了悲伤和哀悼的心情。
9. 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
注释:
- 崆峒:山名,位于陕西省。
- 无轴:形容地势险峻,难以驾驭。
- 青海:即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一个高原湖泊。
- 轩轾:古代车辆前后轮之间的空隙,用来表示车的重量和高低。这里比喻地势的高下。
10. 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
注释:
- 西极:西方的极远之地。
- 疮痍:形容地方遭受战争破坏后满目疮痍的景象。
- 连山:连绵不断、层层叠叠的山脉。
- 暗烽燧:昏暗的烽火台或信号站。
11. 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帅。
注释:
- 帝曰:皇帝说。
- 大布衣:指平民百姓。
- 藉卿佐元帅:意思是你被委以重任,帮助皇帝治理国家。
12. 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注释:
- 坐看:坐着观看。
- 清流沙:清澈的河流中的泥沙。比喻事物的真相。
- 子奉使:你奉命出使。
13. 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试。
注释:
- 归当再前席:回到朝廷时应该再次向皇帝陈述意见。
- 适远非历试:远行并非历尽考验,而是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挑战。
14. 须存武威郡,为画长久利。
注释:
- 须存:必须保存。
- 武威郡:一个地名,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政权或者军事要地。
- 为画长久利: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努力。
15. 孤峰石戴驿,快马金缠辔。
注释:
- 孤峰石戴驿:形容道路艰难险阻,如同孤立的山峰之上。
- 快马金缠辔:形容马匹健壮且装备精良。
16. 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
注释:
- 黄羊:一种动物,以其肉味鲜美著称。
- 饫:饱食之意。
- 不膻:味道纯正而不带腥味。
- 芦酒:一种用芦苇制成的酒,具有独特的风味。
- 多还醉:常常沉醉于其中不能自拔。
17. 踊跃常人情,惨澹苦士志。
注释:
- 踊跃:兴奋、振奋的样子。
- 常人情:通常的情感反应。
- 惨澹:形容心情悲伤、凄凉。
- 苦士志:辛苦而有志向的人的意志。
18. 安边敌何有,反正计始遂。
注释:
- 安边敌何有:意思是敌人在哪里?有何威胁?这里的“安边”可能指的是安定边疆的意思。
- 反正计始遂:意思是反败为胜的计划开始实现了。这里的“反正”可能是指改变原来的计划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