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述怀》的原文。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    
"去年"指的是战争开始的那一年。“潼关”是当时的一个军事要地,也是诗人的家乡。"破"意味着潼关被攻破,这是战争爆发的信号。“妻子隔绝久”说明因为战事,诗人与其妻子长时间分离,无法团聚。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    
"今夏"指的是诗人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一个夏天。"草木长"形容战后的荒凉景象。“脱身得西走”表示诗人逃离战区,向西逃亡。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    
"麻鞋"是当时百姓常用的一种鞋,简陋且实用。"见天子"指诗人有机会见到皇帝。“衣袖露两肘”描绘了诗人衣衫褴褛、生活艰辛的样子。    
    
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    
---    
朝廷(皇帝)对诗人的归来感到欣慰,而他的亲朋好友则因为诗人的衰老和丑陋而感到伤心。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    
"涕泪授拾遗"是指诗人将眼泪作为礼物送给皇帝,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感激之情。“流离主恩厚”说明皇帝对自己的恩惠深重,尽管自己遭受了颠沛流离之苦。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    
"柴门"指简陋的住所。"得去"表示能够离开。“未忍即开口”说明诗人在决定是否向皇帝进言之前,内心非常矛盾和犹豫。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    
"寄书问三川"是指诗人给皇帝写信询问自己的家人是否安全。"三川"泛指远方或未知的地方。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    
通过比较得知其他人也受到了战乱的影响,甚至到了连鸡狗都难以幸免的地步。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    
"山中"指的是偏僻的山村。"漏茅屋"形容茅屋被风雨侵蚀,破损不堪。"谁复依户牖"是指没有人再能依靠门户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    
"摧颓"形容树木被破坏的景象。"苍松根"指苍劲的松树根部。"地冷骨未朽"表明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松树依旧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    
"几人全性命"是指有多少人能够保全性命。"尽室"指全家人。"岂相偶"表示家庭中的人是否能够相互依靠,共同度过难关。    
    
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    
"嵚岑"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猛虎场"比喻战场的凶险。"郁结回我首"是指心中充满了郁结之气,仿佛要回击敌人的凶猛。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    
诗人将自己写给皇帝的信寄托在信中,希望皇帝能够收到并给予回复。"今已十月后"说明这封信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寄出。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    
"反畏消息来"是指诗人担心消息传来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寸心亦何有"表示即使如此,诗人的内心仍然没有什么变化。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    
"汉运"指的是汉朝的命运和运势。"中兴"表示汉朝的中兴或恢复繁荣。"平生老耽酒"是指诗人一生中喜欢饮酒的习惯。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    
"沉思欢会处"是指在回忆过去的欢聚时光时的思考和感慨。"恐作穷独叟"是指诗人担心自己在战乱中失去亲人和朋友,成为一个孤独的老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