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
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注释】

行迈日:行走。悄悄:缓慢,从容。山谷势多端:山高谷深,形势险要。云门:山名。绝岸:断崖。霾(mái):雾。寒硖:冰河。单:薄弱。仲冬: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溯沿:逆水而上。荷殳(shū):扛着长柄的农具。

【译文】

在山岭中缓缓行走,时日悄然而逝。山谷形势复杂险峻。转过山峰,来到一片断崖,只见雾气弥漫。寒冬时节,冰封的河道难以穿越,我实在寒冷得难以承受啊!况且此时正值仲冬时节,天气更加严寒。我在野外寻找可以躲避寒冷的地方,同行的朋友则傍着溪水进餐。此生能够避免扛着农具艰难行走,我不敢轻易地拒绝路途的艰险。

【赏析】

《寒硖》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之一。《全唐诗》共收其诗三十七首,其中《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和《青溪》为代表作。此诗作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当时诗人正出使岭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岭南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于艰难旅途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

首联“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日悄然流逝。他注意到了山中地形的复杂多变,山高谷深、形势险峻。这里的“行迈”是指行走,“日悄悄”形容时间缓慢流逝。

颔联“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转折到另一处景致:一座名为“云门”的山峰,它转过一道峭壁,到了绝境之处,四周被厚厚的雾气笼罩,气温骤降,令人感到寒冷刺骨。

颈联“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由于气候条件恶劣,诗人无法渡过那片冰封的河流,只能穿着薄弱的衣服继续前行。这里的“不可度”指的是冰封的河面难以越过,“衣裳单”则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寒冷而感到衣物薄弱。

尾联“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既然已经到了冬季,天气更为寒冷,再加上水流湍急,增加了行进的难度。这里的“仲冬交”指的是冬天到来之际,而“溯沿增波澜”则描述了水流湍急,使得行进困难重重。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岭南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艰难旅途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艰难旅程中的坚韧和勇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