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州城中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注】阆州:今四川阆中市。灵山:指阆中的天宝山,又称白塔山。玉台:指天宝山下的玉台山,又名玉女峰。松浮欲尽:松树枝条下垂,似欲尽而未尽。石动将崩:山石颤动,似将崩塌而未崩。嵩华:指泰山和华山,均为五岳名山。

赏析:

《阆山歌》,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写阆州的天宝山、玉台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首句以“白”形容阆州城北的玉台山,既写出了玉台山的秀丽景色,又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山水的喜爱之情。颔联两句描绘了阆州的江水和山峰。“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生动地描绘了松树枝条下垂,似欲尽而未尽的景象;江水波动,似乎将要崩塌而未崩塌的情态。这两句诗形象逼真,富有动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阆州的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阆州的自然风光。“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与神灵的较量,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之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归隐愿望。“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意味着诗人希望在祖国的大地上实现自己的理想,过一种隐居的生活,观赏美丽的山水风光。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既有丰富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阆州的描绘,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和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