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舟越西冈,入林解我衣。
青刍适马性,好鸟知人归。
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
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
试问甘藜藿,未肯羡轻肥。
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
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
明朝步邻里,长老可以依。
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
相携行豆田,秋花霭菲菲。
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
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
主人长跪问,戎马何时稀。
我衰易悲伤,屈指数贼围。
劝其死王命,慎莫远奋飞。
【注释】
- 舍舟越西冈:舍船在西边的山岗上休息。
- 青刍适马性:喂饱了马儿,让它适应吃草。
- 好鸟知人归:鸟儿懂得人回家了。
- 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早晨太阳照在山峦上,夕阳下露水闪闪发光,映照着大地。
-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天色晚了,就少吃点东西,睡个安稳觉,因为家在农村,没有城市里的喧嚣和污染。
- 经过倦俗态,在野无所违:经过了很多世俗的事情,在乡野间没有什么约束。
- 试问甘藜藿:尝试问问那些粗茶淡饭的生活。
- 未肯羡轻肥:不肯羡慕那富贵人家的美味佳肴。
- 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喧闹和寂静,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出外和入内,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 勿矜朱门是,陋此白屋非:不要以为富贵人家就是好的,那简陋的小房子也是值得尊重的地方。
- 明朝步邻里,长老可以依:明天我们一起去邻居家,请长辈指教。
- 时危赋敛数,脱粟为尔挥:国家危难之际,征收赋税有多次,但农民还是把粮食留给你们使用。
- 相携行豆田,秋花霭菲菲:一起走在豆田中,秋天的花香气扑鼻。
- 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这些豆类收获后不能当饭吃,只好拿到市场上去卖,供应京城的需要。
- 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为了军队需要,增加了很多税赋。
- 主人长跪问,戎马何时稀:主人跪下问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征伐?
- 我衰易悲伤,屈指数贼围:我年事已高,容易悲伤,现在盗贼已经逼近了城郊,形势危急。
- 劝其死王命,慎莫远奋飞:劝他们要为保卫国家而战,不要再远走高飞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战乱年代对农民疾苦的同情诗。全诗通过描写农民的艰苦生活、朴素思想及对战争的看法,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要求。
“舍舟越西冈”四句:写诗人来到乡下,看到农民们正在喂马,喂得马儿吃饱,让马儿适应吃草。这两句是说农民们很会照顾马儿,马儿吃得好。
“青刍适马性”二句:写农民喂马的方法,既符合马的特性,又使马得到了良好的饲养。
“晨光映远岫”四句:写农民们看到太阳从山头升起,傍晚时露水闪着光,说明天气很好,农民们很安心地睡觉。
“迟暮少寝食,清旷喜荆扉”二句:写农民们晚来早去,晚上只吃一点东西,白天睡得香,因为家里很清闲,所以很愉快。这两句是说农民们过着安定舒适的生活。
“经过倦俗态”六句:写农民们经历了许多世俗的事情,在乡野之间没有什么约束。这几句是说农民们在乡野之间很自由自在。
“试问甘藜藿”三句:写农民们虽然生活简朴,但是也很讲究饮食。这几句是说农民们很会享受生活。
“喧静不同科,出处各天机”二句:写喧闹和寂静,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出外和入内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这两句是说无论喧闹还是安静,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无论是外出还是在家,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勿矜朱门是”四句:写不要认为富贵人家就是好的,那简陋的小房子也是值得尊重的地方。这四句是说不要认为富贵人家就是好的,那简陋的小房子也是值得尊重的地方。
“明朝步邻里”二句:写明天我们一起去邻居家,请长辈指教。这两句是说明天我们一起去邻居家,请长辈指教。
“时危赋敛数”四句:写国家危难之际,征收赋税多次,农民仍然把粮食留给你们使用。这几句是说国家危难之际,征收赋税多次,农民仍然把粮食留给你们使用。
“相携行豆田”六句:写一起走在豆田中,秋天的花香气扑鼻。这里写的是丰收景象。这几句是说一起走在豆田中,秋天的花香气扑鼻。这里写的是丰收景象。
“子实不得吃”五句:写这些豆类收获了之后不能当饭吃,只好拿到市场上去卖,供应京城的需要。这几句话是讲这些豆类收获了之后不能当饭吃。
“尽添军旅用”二句:写为了军队需要,增加了很多税赋。这两句是说为了军队需要,增加了很多税赋。
“主人长跪问”二句:写主人跪着向农民们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停止征伐?这几句是说主人跪着向农民们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停止征伐?
“我衰易悲伤”五句:写自己年老力衰很容易悲伤,现在盗贼已经逼近了城郊,形势危急。这五六句是说自己年老力衰很容易悲伤;现在盗贼已经逼近了城郊,形势危急。
“劝其死王命”八句:写劝说他们要为保卫国家而战,不要再远走高飞了。这几句是说劝说他们要为保卫国家而战,不要再远走高飞了。
这首诗写农民的苦难和诗人的关心,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同情。诗中对农民勤劳善良的赞美,对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谴责,以及对农民命运的关切,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