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
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
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
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
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
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
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注释】

杨氏:指杨贵妃。皓齿:洁白如玉的牙齿。江城:指江边之城,这里代指长安。况乃清夜起:《汉书·李延年传》载李延年为武帝鼓琴助兴,因弦急而失节,后作《北方有佳人》。此诗可能用此典故。

【译文】

听一曲杨贵妃的歌声,不禁想起当年在长安城头。

满堂宾客愁眉不展,歌声飘荡在夜空中。

江边的古城披着月光,夜晚又是一个寂静的时刻。

我感叹人生已到暮年,壮士也泪流满面。

玉杯久已无人欣赏,金管的乐曲也变得幽暗。

别以为听众疲劳了,其实无论愚者智者,都应尽情地欣赏。

自古杰出之士,难道非要等到一个知己吗?

我听说昔日秦青,曾倾侧天下人的心意。

【赏析】

《古风》组诗共五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三十二首。

这首诗写听歌的感受,以“听”字领起全篇,一开头就写出了诗人听歌时的心境。“佳人”句,是说佳人的歌喉清脆悦耳,令人心醉。“独立发皓齿”二句,写歌女歌唱的姿态和声音之美。“满堂惨不乐”三句,写听歌时的情景。“惨不乐”,是说满堂的人都感到忧愁。“响下清虚里”,是说歌女歌声在夜空中回荡,清虚之间。这两句诗写歌女的歌声,既突出了她的歌声,又烘托出听歌时的气氛,使人听了如身临其境。“江城带素月”,是说江边的城头上有一轮明亮的月光。“况乃清夜起”,是说更兼那是个清静的夜晚。这两句诗写月色,既衬托出歌女的歌声,也烘托出听歌时的气氛。“老夫悲暮年”,是说诗人自己已经年老,听到歌女歌声,不禁悲伤起来。“壮士泪如水”,是说壮士听到歌女歌声,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以下八句是诗人对歌女演唱艺术的赞美和肯定:“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征”,是说自从有了玉杯,金管等乐器以来,音乐变得更加幽深迷离,再也找不到它原来的本色了。“勿云听者疲”,是说不要认为听者疲劳了。“愚智心尽死”,是说即使是最愚蠢的人、最聪明的人听了之后也会死去。这两句诗既是赞美又是讽刺。诗人对当时的音乐界表示不满,并指出了它的腐朽性。最后四句是诗人的议论:自古以来,杰出的人才并不是要等一个知音,而是要靠自己的才能来得到知音。“吾闻昔秦青”,三句是说过去秦青能倾侧天下人的心意,现在他的女儿也能使天下人倾侧心意。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说明只要才华出众,即使不等待知音,也可以得到知音。“岂待一知己”,是说只要有才能,就不一定要等待一个知己。“古来杰出士”,是说自古以来杰出的人才都是自得其乐的。“岂待一知己”,是说他们并不等待一个知己。“吾闻昔秦青”,三句是说过去秦青能倾侧天下人的心意,现在他的女儿也能使天下人倾侧心意。“岂待一知己”,是说只要有才能,就不一定要等待一个知己。“古来杰出士”,是说古时候的杰出人才都是自得其乐的。“岂待一知己”,是说他们并不等待一个知己。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表明了自己观点:只要有才华,就可以自得其乐,不需要等待知音。

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听歌时的感受和情景;中间八句是对歌女演唱艺术的赞扬、肯定和讽刺、批评;后面四句是议论。整首诗感情真挚,风格沉雄,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