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诸奇不可穷,石梁华表远凌空。
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
词客墨苔观照耀,飞仙环佩听玲珑。
何当偕得缑山鹤,驾入嶙峋翠几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大意,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属于什么类型,在此基础上回归诗句,看作者是如何描述的,用词准确与否,意境美不美,形象是否生动,语言是否流畅等。同时注意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情感。
“游南雁诗”:在雁荡游玩时作此诗。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南部,是一处风景秀丽的风景名胜区。
“雁荡诸奇不可穷,石梁华表远凌空。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
“雁荡山”,古称“永嘉第一山”。因山顶一池碧水如雁荡而得名,以奇峰异石、山水神秀、峡谷幽深、岩瀑壮观而闻名于世,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雁荡山志》)。
“石梁华表远凌空。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
“石梁”,指雁荡山中的大龙湫瀑布,飞珠溅玉,气势磅礴。“华表”,指石梁上的华表塔,建于北宋元佑五年(1080),为雁荡山最高建筑。“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意思是说,人们常说雁荡山的洞很小,可是却能容得下日月星辰;人们常说雁荡山的洞很小,但洞内的美景却是人间少有的。“牖里”,指窗内,这里比喻雁荡山的美景如同窗户里透进的光一样明亮。
【答案】
雁荡山,古称“永嘉第一山”。“游南雁诗”:在雁荡游玩时作此诗。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南端,距市区35公里。它与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江西的庐山共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它以奇峰异石、山水神秀、峡谷幽深、岩瀑壮观而闻名于世,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
雁荡山由灵峰、大龙湫、仙桥、三折瀑、百丈瀑、小龙湫和澹安湖七大景区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龙湫瀑布,瀑布高达百米,声势浩大,气势磅礴。此外还有灵峰夜景、三折瀑、百丈瀑和小龙湫等景点,它们各有千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面。
“石梁华表远凌空。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
“石梁”,指雁荡山中的大龙湫瀑布,飞珠溅玉,气势磅礴。“华表”,指石梁上的华表塔,建于北宋元佑五年(1080),为雁荡山最高建筑。“乾坤谁道洞中小?日月曾从牖里通”,意思是说,人们常说雁荡山的洞很小,可是却能容得下日月星辰;人们常说雁荡山的洞很小,但洞内的美景却是人间少有的。“牖里”,指窗内,这里比喻雁荡山的美景如同窗户里透进的光一样明亮。
“词客墨苔观照耀,飞仙环佩听玲珑。”
“词客”,指文人雅士,这里指那些游人。“墨苔”,指岩石上覆盖的苔藓。“照耀”,指阳光照在石头上。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文人雅士们欣赏着美景,观看着石壁上的墨苔,沐浴在阳光下;他们聆听着飞来飞去的仙子们的环佩叮当声,感受着美妙的声音。
“何当偕得缑山鹤,驾入嶙峋翠几重。”
“缑山”,即缑氏山,又名姑射山,在河南偃师县北,为中条山支脉。“何当”,即何时,指什么时候;“骖鹤”,指乘着仙鹤;“翠几”,指绿色的竹编小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乘着仙鹤到缑山上去呢?我们乘坐着绿色竹编的小桌进入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游雁荡山时所写。诗人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将雁荡山的奇景一一描绘出来,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诗中对大龙湫瀑布、石梁、华表塔等景观进行了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雁荡风光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