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女,江南花,无双越女春浣纱。风似箭,月如弦,少年吴儿晓进船。
郗家子弟谢家郎,乌巾白袷紫香囊。菱歌思欲绝,楚舞断人肠。
歌舞未终涕双陨,旧宫坡陁才嶙隐。西山暮雨过江来,北渚春云沿海尽。
渡口水流缓,妾归宵剩迟。含情为君再理曲,月华照出澄江时。

【注释】

江南曲:乐府《清商曲》旧题,本题属“清商曲·吴声曲”。

湖上女:指在水上浣纱的妇女。

越女:泛指美女。

无双:独一无二。

春浣纱:春季里洗涤蚕茧。

风似箭:形容风势迅猛如飞箭一般。

月如弦:比喻月亮明亮皎洁。

少年吴儿:年轻的吴国子弟。

进船:乘船。

郗家子弟:东晋时郗鉴的子弟,郗鉴是东晋大司马、太尉,封高平郡公,郗氏家族显赫一时。

谢家郎:指谢玄。

乌巾:黑色头巾。

白袷(jia)紫香囊:白色衣襟和紫色香囊。

菱歌:采菱女的歌声。

楚舞:楚国的民间舞蹈。

断人肠:使人肝肠寸断。

坡陁(tuō):山丘。

西山暮雨:指傍晚时分西面群山中降下细雨。

北渚春云:指春天的北方水滨上空浮着的云彩。

渡口:渡船停靠的地方。

水流缓(huǎn):水流缓慢。

妾归宵剩迟:晚上回家稍迟了。

含情为君再理曲:心中充满柔情,为君再弹奏一曲。

月华照出澄江时:月光照射下的江水显得清澈明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相会离别的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全词用词简练,意境优美。

上片写江南女子之美与少女的恋情。首句写女子美丽,后三句写女子之爱恋。

“湖上女,江南花,无双越女春浣纱。”这几句是写江南女子之美。“越女”指古代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西施。她曾为范蠡所爱,两人同舟共济,泛舟五湖,最后隐姓埋名,逃到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隐居于陶朱之墟(今江苏无锡)。后来,他们又来到太湖洞庭,泛舟湖上,泛泛而谈,结为知己,从此两人相依相伴,直到老死。这里化用了“越女”的典故。“无双”二字写出了女子之美无与伦比。“春浣纱”,即“春浴”,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指春天里洗涤蚕茧。“无双”二字则表明这位女子的美艳绝伦,无与伦比。这两句写出了江南女子之美,以及这位女子与男子之间的恋情。“风似箭,月如弦,少年吴儿晓进船。”“风似箭”是说春风强劲无比,吹来时就像飞驰的箭一般。“月如弦”是指月亮圆如弓弦,皎洁明亮。“少年吴儿”指年轻貌美的吴国人。“晓”指早晨,“进船”指乘船离去,也就是离别。这几句是说,这位美丽女子与一个英俊小伙子相恋,两人相爱甚笃,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暂时分别,小伙子一大早就乘船离去了。

下片写女子的思念与别离。

“郗家子弟谢家郎,乌巾白袷紫香囊。”这几句是写女子思念心上人的相思苦。“郗家子弟”和“谢家郎”都是指女子的恋人,他们分别出身于郗氏家族与谢氏家族。“乌巾”和“白袷”分别是黑色头巾和白色上衣。“紫香囊”则是紫色丝带束成的香囊,用来装香料的。这几句是说那位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她想念他的心非常深,以致连他的衣服颜色都记得清清楚楚。她穿着黑色的头巾,戴着白色的上衣,身上还带着紫色的香囊。这几句话写出了女子深深的相思之情。

“菱歌思欲绝,楚舞断人肠。”这两句也是写女子的相思之苦。“菱歌”是采菱女唱的歌,“楚舞”是楚国的舞蹈。“绝”和“断人肠”分别表示极度的思念之情和悲痛之情。“菱歌”与“楚舞”分别代表了女子的两种爱好。“菱歌”指的是女子喜欢唱歌,而“楚舞”则是她最喜欢的舞蹈,所以她思念起心爱的人时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跳起舞来。这两句表达了女子深切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情厚意。

最后两句又是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歌舞未终涕双陨,旧宫坡陁才嶙隐。”这两句是说女子在跳舞唱歌的时候,还没有唱完就已经哭了起来。原来女子居住的地方是一处旧宫,如今已经变得十分荒凉。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他离开自己的深深哀伤。这两句既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她对自己生活变迁的感慨。

“西山暮雨过江来,北渚春云沿海尽。”这两句是写女子的远行之思。“西山暮雨”和“北渚春云”分别指的是西边的山峰上开始下雨,以及北边的江海之间开始飘起细雨。这两句描绘的是女子远去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