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西陵满绿芜,繁弦急管彊欢娱。
长舒罗袖不成舞,却向风前承泪珠。
【注释】
《相和歌辞》是汉魏乐府旧题。“秋色”二句,意思是:西陵的秋色满眼,长满了绿芜;繁弦急管使人强欢娱。
“长舒”句,意思是:我长舒着罗袖,却不能舞起来,只向风前承泪珠。
【赏析】
这是一首宫体诗。《文选·张衡<东京赋>》“繁弦急管”李善注:“繁,多也;弦,瑟之丝也;管,笙之簧也。言弦管之声繁,以助歌舞之悲也。”此诗即是描写歌舞者在哀乐声中强自欢乐,却因悲伤过度而流泪的情景。首联写秋色满眼,繁弦急管,使人强欢娱。第二句“长舒”,即长舒罗袖,指歌舞时的动作。第三句“却”,指歌舞后的动作。第四句承上启下,点明歌舞后的悲哀。全诗从写歌舞写到歌者,又从歌者写到听歌的人;从写歌舞写到歌者的悲哀。
这首诗是借歌舞场面来反映歌者的内心感受。诗歌一开头就点明题目:《相和歌辞铜雀妓》。“秋色西陵满绿芜”一句,交代歌舞发生在秋天的西陵。“繁弦”两句,写歌舞场面。“繁弦急管”,说明音乐节奏急促,声音高亢。“彊欢娱”,说明歌者竭力装出欢乐的样子。这两句是对眼前歌舞场面的描写。“长舒罗袖”,是歌舞时的动作。“不成舞”,说明歌者舞技不精,不能舞起来。“却向风前承泪珠”,是歌舞后的动作,表现歌者内心的悲哀。这两句是对歌舞后歌者的描写。“承泪珠”,是说泪水流到了脸颊上,所以叫“承”。最后两句,“秋色”二字照应开头,“繁弦”照应“长舒”,都表明时间是在秋天。“却向风前”照应“不成舞”,说明歌者在歌舞之余,还久久地站在秋风中凝思、流泪。“承泪珠”照应“却向风前”,说明歌者还在为不能舞蹈而感到悲哀,因而流泪不止。全篇通过描写歌舞场面,表达了歌者内心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