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
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
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
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
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
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注释】
祗役滞南服:衹是服役滞留在南方。
颓思属暮年:颓废的思绪属于晚年。
万山蔽其前:无数座山峰遮蔽了前方的路。
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夕阳下的归雁翅膀相接,向南飞去,消失在东北天空。
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涪江正好在下游流过,为我的长久的思念而潺湲。
中叶成文教:正当秋天,教化盛行,人们乐于接受文化教育。
德威清远边:德行和威仪深远地影响边疆。
颁条信徒尔:颁布法令,使人敬服。
华发生苍然:茂盛生长的草木,呈现出苍翠之色。
寄怀三峰守:寄托情怀给在三峰山上任职的官员。
岐路隔云烟:分岔的道路隔着云雾缭绕,指仕途道路的艰难曲折。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八年(813)春,诗人因被贬谪而离开朝廷,到江陵当刺使。这首诗就是他在江陵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首联写自己因事滞留南服,心中郁闷;颔联点明时间、地点及心情,写望京台之所见;颈联以落日归鸟比喻自己,写出自己的孤寂之感;末联写诗人对三峰守的思念之情及仕途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