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
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
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把握诗人情感,最后分析诗中景物特点,并指出运用的手法,最后进行赏析即可。

“乡里为儒者”,意思是在家乡里,我只是一个做儒者的读书人;“唯君见我心”,意思是只有先生您能看见我心中的想法;“诗书常共读”,意思是常常和先生一起阅读《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雨雪亦相寻”,意思是无论是雨雪天气还是其他时间,都经常在一起探讨学问;“贫贱志气在”,意思是即使生活贫困潦倒,但有高尚的志气;“子孙交契深”意思是我和子孙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古人犹晚达”,意思是即使是古代的人,也很少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更何况是现在的我没有头发已经快到头顶了;“况未鬓霜侵”,意思是况且还没有满头白发。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表达对朋友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答案】

译文:

在故乡,我只是一个做儒者的读书人,但我内心的愿望就是像先生您那样博学多闻。

我们常一起阅读经典著作,无论是雨雪天气还是其他时间,都经常在一起探讨学问。

即使在贫困潦倒的时候,也有高尚的志气,而子孙们也与我有着深厚的交情。

古人之中很少有人能达到如此境界,更何况我现在还未满头白发呢?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赞颂了友人的高洁品格和渊博知识。全诗以“贻”字开篇,表明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期望。接着,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一是“乡里为儒者”,表明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儒者;二是“唯君见我心”,表明自己内心的愿望就是像先生您那样博学多闻;三是“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这表明自己和先生经常一起阅读经典著作,无论是雨雪天气还是其他时间,都经常在一起探讨学问。这几句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学问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诗人又从两个方面来赞美自己的朋友。一是“贫贱志气在”,表明自己虽贫穷潦倒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志向和追求;二是“子孙交契深”,表明自己和子孙之间的情谊非常深厚。这两个方面都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朋友的赞美之情。

诗人以“古人犹晚达”来表达自己和友人在知识、学问方面的不同。他认为即使是古代的人,也很少有达到像他们这样的境界的。而自己虽然还未满头白发,但仍然希望和先生一样保持年轻的心态。这一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高洁品格和渊博知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学问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