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见仙都二十年,忽逢图画顿欣然。
云岩不似人间世,物象翻疑洞里天。
迥压鳌头当海眼,直侵鹏路倚星躔。
顶湖纵去无多地,空见霜流百丈泉。
《看缙云山图》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明代诗人王稚登。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缙云山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看缙云山图:欣赏或观察一幅描绘缙云山的画卷。缙云山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以其秀丽的山水著称。
谓见仙都二十年:似乎在这二十年中一直在寻找或期望看到仙都的景象。“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认为”,“仙都”通常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如传说中的蓬莱、方丈或瀛洲等仙山。
忽逢图画顿欣然:突然之间,一幅画展现在眼前,让作者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
云岩不似人间世:画作中的云岩与现实世界中的云岩截然不同,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这里的“云岩”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峰,而“人间世”则指现实世界。
物象翻疑洞里天:画面中的景物给人一种错觉,好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洞中天地,这里的“物象”指的是画作中的景物,“洞里天”则是指神话传说中的洞穴中的天界。
迥压鳌头当海眼:画中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要压过巨鲸(鳌)的头部,屹立在海洋之上。这里以“海眼”比喻山峰之高,象征着山峰的雄伟壮观。
直侵鹏路倚星躔:山峰仿佛直接侵入了大鹏鸟飞行的路线,依靠着星辰作为引导,展现了山峰的高远和神奇。
顶湖纵去无多地,空见霜流百丈泉:在观看这幅画的过程中,作者不禁感叹,即使是山顶上的湖泊,也显得非常渺小,只能远远地观赏到那百丈深的泉水飞珠溅玉般流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缙云山图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中的自然景观与画中的仙境,表达了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