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登仙馆欲从谁,闻有王君旧墨池。
苔藓已侵行履迹,洼坳犹是古来规。
竹梢声认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
叹倚坛边红叶树,霜钟欲尽下山迟。
【注释】:
- 仙馆:指龙兴观。2. 王君:指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3. 洼坳(ào):低洼不平的地方。4. 挥毫日:指写诗作画的时节,挥笔如飞,意谓“挥笔如雨”。5. 殿角阴疑洗砚时:殿角暗处好像洗砚水一样。6. 霜钟:即“钟声”,指寺院里敲钟的声音。7. 倚坛边红叶树:站在台阶旁边观赏着红叶树,表示感叹。8. 霜钟欲尽下山迟:意思是说,寺里的铃声响了一整天,现在才渐渐消失,好像下山的太阳还迟迟不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作者秋日游历龙兴观所见的景象和感受。
首联“独登仙馆欲从谁,闻有王君旧墨池。”是说独自一人去登仙馆,想去找那位名叫“王君”的人。王君,即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登鹳雀楼》等。“闻有”两字表明作者对这位王君的仰慕之情,他期待能够一睹王君的风采。颔联“苔藓已侵行履迹,洼坳犹是古来规。”是说地上长满了青苔,已经覆盖了曾经走过的脚印;虽然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那低洼之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样子。这两句诗通过对地面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岁月的无情。颈联“竹梢声认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则是通过声音和影子来描绘王君当年挥毫泼墨的情景。竹梢上传来的声音仿佛是在回忆着他当年挥毫如雨的瞬间,而殿角的影子又仿佛在暗示着他曾在这里洗砚准备笔墨。尾联“叹倚坛边红叶树,霜钟欲尽下山迟。”则表达了作者对王君的怀念之情。他站在红叶树下,感叹着时光荏苒,那些曾经陪伴过自己成长的老树如今已经苍老不堪,就像寺里的钟声一样,一天到晚都在响起,直到它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慢慢地消失,好像下山的太阳还迟迟不离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