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
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
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绝缨歌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
玉颜艳艳空相向,满堂目成不得语。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
暗中珠翠鸣珊珊,宁爱贤,不爱色。
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社稷。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李颀《绝缨歌》诗的首句“楚王宴客章华台”,描述了楚王在章华台上举行盛大宴会的情景,这是一场为了庆祝某项事件或成就而举行的宴会。
- “章华美人”指宴会上的美丽女子,她们以自己的歌舞技艺著称,是宴会的亮点。
第二句
- 第二句“玉颜艳艳空相向”,描绘了这些美丽女子虽然拥有绝世容颜,但却只能在远处欣赏而不能近距离交流的情境。
- “满堂”表明场面的盛大和热闹,而“目成不得语”则表达了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和遗憾。
第三句
- “红烛灭,芳酒阑”,通过描述宴会中物品的消耗,如红烛熄灭、芳酒饮尽,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宴会的结束。
- “罗衣半醉春夜寒”,形容女子穿着华丽衣服却因饮酒过多而感到寒冷,形象地描绘了宴会后的氛围和感受。
第四句
- “绝缨解带一为欢”,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极端的行为,即在某种冲动之下将腰带解下,以此来获得暂时的快乐。这种行为在当时可能被视为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这种行为的宽容态度。
- “君王赦过不之罪”,暗示了这种行为虽被容忍,但最终仍不免受到责罚,强调了当时法律的严格性以及对此类行为的惩罚。
第五句
- “暗中珠翠鸣珊珊”,这里使用了“暗中”这一字眼,暗示了一种隐秘或秘密的状态,而“珠翠”和“珊珊”则形象地描绘了珍珠和翡翠发出的声音,营造出一种优雅而神秘的氛围。
- “宁爱贤,不爱色”,表达了诗人的一种价值观,即宁愿选择贤能的人作为伴侣,也不愿意因为美貌而忽视道德品质。
第六句
- “青娥买死谁能识”,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悲剧色彩,即那些为了爱情做出牺牲的人,他们的真正感情和付出往往被人所忽视。
- “果却一军全社稷”,意味着最终能够赢得爱情并守护这份情感的,实际上是整个国家的安危存亡。
赏析与思考:
李颀的这首诗通过描绘楚王宴会上的美女们以及她们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美与欲望的态度。同时,它也揭示了权力与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的“绝缨解带一为欢”展现了人们在极度欲望驱使下的冲动行为,而“君王赦过不之罪”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权力与道德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