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你未听过秦筝的声调最悲伤,五彩缠弦十三根。哀怨的调子慢悠悠如在诉说,一曲弹完半天已到中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清风飒来云不去,听到这曲子酒醒泪如雨。

你回家去奏秦乐啊弹奏秦声,那秦声悲哀啊聊以相送。

注释:

1.汝:你。

2.不闻:未曾听过。

3.秦调:即“秦筝”。

4.调:曲调。

5.缠弦:用线缠绕琴弦。

6.十三柱:指弦上的十三个品。

7.怨调:悲凉、忧伤的音调。

8.欲语:好像在说话一样。

9.一曲:一曲秦筝曲。

10.移午:过了正午。

11.红亭:红色的亭子。

12.水木:水边树木。

13.黄钟:古代音乐术语,五音之一。

14.白纻:古代一种乐器。

15.清风:微风。

16.飒:形容风势疾速而猛烈的样子。

17.去:离去。

18.听:听见。

19.酒醒:饮酒过后醒来。

20.泪如雨:像雨水一样流下眼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自己的外甥萧正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对秦筝的描写,表达了对外甥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外甥的深深祝福和期待。

首句“汝不闻秦筝声最苦”,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外甥离别的不舍之情。秦筝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声音悠扬婉转,但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诗人在这里用“最苦”二字来形容秦筝的声音,既表达了秦筝的音乐特点,又突出了诗人对外甥离别的不舍之情。

第二句“五色缠弦十三柱”,进一步描绘了秦筝的细节。五色指的是秦筝上的各种装饰,十三柱则是指秦筝上的十三根弦。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秦筝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具有感染力。

第三句“怨调慢声如欲语”,则是对秦筝音乐特点的进一步描述。怨调慢声,指的是哀伤、忧郁的音乐旋律;如欲语,则是指音乐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种音乐风格,使得秦筝更加深沉、感人。

第四句“一曲未终日移午”,则是对秦筝演奏过程的描绘。一首歌曲演奏完毕,已经过了正午。这个细节,既表现了秦筝演奏的时间之长,也表现了秦筝音乐的悠扬婉转,让人陶醉其中。

第五六句“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则是对秦筝演奏环境的描述。红亭水木,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美丽的景色,与秦筝演奏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钟和白纻,则是古代两种乐器的名称,这里用来比喻秦筝的声音优美动听,仿佛来自天上。

第七八句“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则是对秦筝演奏效果的描绘。清风飒来,云不去,形容秦筝演奏时的氛围非常宁静、舒适。闻之酒醒泪如雨,则是说听了秦筝演奏后,诗人被深深打动,以至于酒醒后泪流满面。

最后一句“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和升华。汝归秦兮弹秦声,意思是你回到家乡弹奏秦筝;秦声悲兮聊送汝,意思是我用这首送别诗来表达对你的深情厚意。通过这句诗句,诗人表达了对外甥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外甥的深深祝福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