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
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赠闾丘宿松》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
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注释解析:
- 阮籍为太守:指唐代诗人李白在任上担任地方官职。
- 乘驴上东平:描述诗人前往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的情景。
- 剖竹十日间:拆除衙门的内壁,清除不良风气。
- 一朝风化清:形容通过整顿,地方风气焕然一新。
- 夫子理宿松:指代诗人自喻,认为自己像管理宿松的官吏一样治理一方。
- 浮云知古城:形容连浮云也能感知到古城的美丽。
- 扫地物莽然:形容环境变得荒凉杂乱。
- 飞鸟还旧巢:象征归隐者重返故土。
- 迁人返躬耕:形容人们返回田野劳作。
- 不惭宓子贱:指与古人相比毫不逊色。
- 不减陶渊明:表示自己的志向和成就不亚于陶渊明。
- 千载后:意指千年之后,依然能被后人传颂。
赏析:
李白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以及离开时的决绝心情,并通过与古代贤人的对比来表达自己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决心。诗中通过对阮籍和宓子贱、陶渊明等古代贤人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