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赠友人三首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注释:
袖中赵匕首:袖中的匕首,是赵人李牧的宝剑。
徐夫人:春秋末期齐国美女徐惠。
玉匣闭霜雪:用玉匣子收藏匕首,就像关闭了它身上的霜雪一般。
经燕复历秦:这把赵匕首曾经过燕、过秦。
荆卿一去后:荆轲死后,他的事迹就没人知道了。
壮士多摧残:许多壮士因为刺杀秦王失败而被残害。
长号易水上:在易水边高声悲叹。
凿井当及泉:挖井要打到泉水,比喻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张帆当济川:扬起帆就可以渡过长江。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一个廉洁正直的人只看重道义而不计较得失,一匹良马也不需要鞭打就能奔跑。
人生贵相知:人生最宝贵的是相互理解和了解。
鉴赏:
《赠友人三首》由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这首诗主要写朋友之间相互赠答的情景,表达作者希望朋友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美好愿望。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情感。
这首诗的第一句“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诗人巧妙地将赵匕首与徐夫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赵匕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剑,而徐夫人则是春秋末期齐国的美女,二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因此诗人通过这种巧妙的联系,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佩之情。
第二句“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赵匕首的珍贵之处。玉匣子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包装材料,用来存放贵重物品,而霜雪则象征着纯洁和坚毅;赵匕首历经燕、秦两地,却始终保持着原有的锋芒,这也反映了赵匕首的高超技艺和坚韧品质。
第三句“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赵匕首虽然历经磨难,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价值,反而更加珍贵了。而最后一句“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则是诗人想要将赵匕首送给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度过难关。
第四句“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则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荆轲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刺客,他曾为了实现政治理想而刺秦王,但最后失败了,许多壮士也因此而遭受了摧残。这句诗既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也表达了诗人对壮士们遭遇的同情。
第五句“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则是诗人对易水送别情景的描绘。在易水上,诗人为朋友送行,并为他们鼓起士气,让他们勇往直前。这里的“扬波澜”既指扬起船帆,也暗指激发壮士的斗志。
第六句“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诗人强调要像凿井一样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也要像扬帆一样勇敢前行,不要畏惧困难。这两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两句“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则是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一个廉洁正直的人只看重道义而不计较得失,一匹良马也不需要鞭打就能奔跑。这两个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寓意深刻,既是对朋友的期望,也是对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