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注释】

淼(miǎo)淼:水波荡漾的样子。

望(wàng):眺望,遥看。

青芦叶齐:指岸边的青芦草长势整齐。

归心落何处:归乡之心落在哪里?归家无望,心中惆怅。

日没大江西:太阳落山,大江东去。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游子思乡的哀伤之情。

歇马傍春草:停下马来,靠着春天的野草休息。

连声:形容鸟儿啼叫的声音。

【译文】

我眺望浩渺的湖水,岸上的野草青青,芦叶整齐如剪。

我的归乡之情何时才能实现呢?太阳已经沉入大江之中。

我在春草边停马休息,准备踏上远行之路却迷茫。

谁忍心让子规鸟一声声地啼叫,让我如此心烦意乱?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四年(745)秋天所作。当时李白被“赐金还山”后,又从四川返回洛阳。此诗作于诗人回长安途中,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年华易逝的伤感情绪。

首句“淼淼望湖水”,写诗人遥望湖水,以“淼淼”二字来形容湖水茫茫无边、浩瀚无垠,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湖光水色之美,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青青芦叶齐”,写岸边青芦叶儿长得很整齐。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之情,同时也为下一句“归心落何处”蓄足了感情。

中间两句“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写诗人内心孤独、漂泊无依之状。诗人站在湖边,凝望着夕阳西下,映照在湖中的倒影也渐渐消失。这时,诗人不禁想起了故乡,想起了家乡美丽的山水,想起了亲人和朋友。然而,自己却身在异乡,无法回到故乡,这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写诗人在春草边停下马来休息,准备踏上远行之路却迷茫。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草比作是诗人的朋友,将远行比作是人生的旅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含蓄,情感真挚动人。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融入自然景色的变化之中,使诗歌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同时,诗人在诗歌中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将春天的草地比作是诗人的朋友,将远行比作是人生的旅程等。这些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