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赏析】

《上三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乘舟过三峡,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

开头两句“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描写了长江三峡一带雄伟险峻的自然风光。巫山,又名巫山、巫渚、神女峰,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南岸巫峡口,东临湖北巴郡,西接重庆奉节县,为大巴山脉的支脉,主峰十二峰,海拔1132米,为楚地名山之一。这里群峰竞秀,耸入云霄,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长江,即长江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诗人以“巴水”指代长江,生动而准确地描绘出了巫峡一带的壮阔景色和雄伟气势。

第三句“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三峡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巴水”,即长江,比作无尽无休的大海,将“青天”,即天空,比喻为无边无际的宇宙,形象地描绘出三峡的壮丽景色和浩渺无垠的广阔空间。

最后两句“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则描绘了诗人在三峡中度过的时间之长,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慨。这里,诗人以“黄牛”代指船夫,通过比较船行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不觉”二字也透露出了诗人对岁月匆匆、青春易老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壮美,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