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注释】1.杂曲歌辞:指《乐府诗集》中的“杂曲”类歌曲辞。2.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名。3.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形容马的毛色和马具的华丽。4.斗鸡事万乘:斗鸡是古时的一种游戏,万乘之尊即皇帝,故言斗鸡事。5.轩盖一何高:车驾(帝王所乘车)多么高大。6.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用比喻手法描写战马英勇勇猛。7.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指汉将李广杀敌如斩草,与朋友剧孟一起游玩。8.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愤慨不平而离开家乡到边疆从军。9.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指挥战斗,使敌人像波浪一样溃散。10.萧曹:汉代大臣萧何、曹参。11.未肯拜萧曹:不愿拜见这两个人。12.原宪室:孔丘弟子原宪的居室。13.荒径隐蓬蒿:荒凉的小路,蓬蒿丛生,表示隐居不仕。

译文:

这匹神骏的白马,毛色雪白雪白,鞍上镶着五颗珍珠,威风凛凛。

它那锐利的眼睛犹如秋天的寒霜,锋利得可以切破玉做的长剑,它那披挂着金色甲胄的身躯宛如傍晚的落日在霞光中闪闪发光。

它曾经斗过鸡,也陪过万乘之主,它的车辇非常高贵。

它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力大无比,甚至可以折断山中猛虎,在战斗中用手接住飞来的泰山猴。

它在酒后能显示它的雄姿英发,三杯酒下肚之后,舞弄起一把好宝刀来。

它能杀死敌人就像剪除草木一般轻松,它和汉将李广一样英勇善战。

他愤慨不平地离开了家,跟随皇帝去边远的临洮戍守。

他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令敌军像波浪一样溃败,最后胜利归来。

当他回到自己的故乡时,依然豪气满怀,不愿意拜见汉朝两位著名的丞相萧何、曹参。

因为他不愿意出仕做官,所以宁愿选择在荒野小路上隐居生活,在偏僻的地方过着清贫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写马的诗,也是一首英雄赞歌。诗人通过赞美良马,寄托了对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抒发自己为国立功的抱负。全诗以“白马”为中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生动活泼的诗句,塑造了一匹骁勇善战的战马形象,歌颂了它的威武精神。

第一联“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写的是一匹骏马。“龙马”,指骏马;“花雪”形容其毛发绚丽多彩、光彩照人;“五陵”,是秦末汉初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贵族的墓地,这里泛指权贵之家。“豪”,豪迈、雄壮、威武的意思。这句写马的颜色、毛色、鞍子和主人都是十分华丽的。

第二联“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写的是一匹战马。“秋霜切玉剑”是说马身上的毛如同秋霜般晶莹透亮,好像镶嵌着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宝剑一样。“落日明珠袍”则是说马身上的毛如同太阳落下后的余光一般,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好像是穿着一件珍珠做成的华美衣服。两句写马的颜色、毛色、服饰都很华美,进一步突出了马的威武雄壮。

第三联“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轩盖”是指天子的车驾。“一何高”是说车驾很高大。这句写马曾陪侍过皇帝,陪侍过皇帝就是陪侍过皇帝身边的侍卫或亲信大臣们,可见马的地位非常高。

第四联“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写的是一匹善于作战的战马。“弓摧宜山虎”,是说用弓箭把山上的老虎都射倒了,说明马能够战胜比自己更加厉害的对手。“手接泰山猱”,是说在战斗中用手接住了一只泰山上的猴子。这句写的是一匹具有超凡能力的战马,能够战胜各种对手,具有很高的战斗力。

第五联“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写的是一匹善于饮酒的战马。“酒后竞风彩”,是说在喝酒以后能够争先斗艳,展示风采。“三杯弄宝刀”,是说在喝酒以后能够挥舞宝刀,展示自己的英勇。这句写的是一匹善于饮酒的战马,能够在饮酒之后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第六联“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剧孟”是古代一位著名勇士的名字,这里是借用来比喻这位战马。“同游遨”,意思是一起游玩、畅饮欢乐。这句写的是一匹勇猛善战的战马,能够在战场上杀敌如砍草一样轻而易举。

第七联“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写的是一匹有志气的战马。“发愤”指的是下定决心,奋发图强;“函谷”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境内;“临洮”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境内。这句写的是一匹有志气的战马,立志要去函谷关从军,奔赴临洮前线,为国家效力。

第八联“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写的是一匹勇敢无畏的战马。“叱咤”指的是大声呼喊、怒喝;“万战场”指的是无数的疆场、战场;“匈奴尽波涛”指的是所有的匈奴都被吓得像波浪一般溃散。这句写的是一匹勇敢无畏的战马,能够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令敌军像波浪一般溃败。

第九联“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写的是一匹骄傲自信的战马。“归来使酒气”,是说回来的时候带着酒气;“萧曹”,是指西汉时期的两位名臣萧何和曹参;“拜”,在这里指的是拜见、拜访。这句写的是一匹骄傲自信的战马,不愿意去见这两位朝廷重臣。

第十联“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写的是一匹喜欢隐居山林的战马。“原宪”指的是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因家境贫困常常穿粗布衣服,住在简陋的房屋里;“原宪室”指的是原宪居住的地方;“蓬蒿”指的是蓬草和蒿草,都是一些野生植物。这句写的是一匹喜欢隐居山林的战马,不愿意进入权贵之家的豪宅,而是选择在荒芜的小路上隐居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