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公何处在,知我宦情无。
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一身仍更病,双阙又须趋。
若得重相见,冥心学半铢。
【注释】
贯休:唐朝诗人,曾任右补阙。冯唐(前233—前141):西汉人,武帝时为郎,后弃官归乡。武子:《列子》载: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人名叫“华子”,他看到有人拿着拐杖在道路上行走,问其原因,回答说:“我年老力衰,走不动了。”于是华子对天发誓说:“我要像冯商一样,即使年老体衰,也要拄着拐杖走路。”
冯唐老:比喻年纪大了。
武子愚:指华子不善于言辞。
一身更病:身染疾病,不能行动。
双阙:皇宫的两座高楼。
冥心学半铢:指专心致志地学习,努力向古人看齐。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贯休与作者同游,又一同归隐于终南山中,二人情谊甚厚。但贯休因被贬为左拾遗,而作此诗告别,并劝作者也归隐山林,远离官场是非。首两句写朋友离别,第三、四句写自己归隐的决心,最后一句是两人约定,日后再相见。全诗情真意切,言简意赅。
“休公何处在”一句,点题送别之意。“休”即贯休。“何处”,犹言何处去。贯休此时正任右补阙。作者与贯休同游,同归终南山中,故有“知我宦情无”之语。宦情无,即仕途之心已绝。
“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二句,用冯唐和华子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归隐之心。冯唐见文帝曾慨叹:“我今老矣,功业未就,使彼久处笼中,安知鸿鹄之志哉?”(事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而华子则以口才闻名于世。贯休与作者相别时,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心。
“一身仍更病,双阙又须趋”二句,表达了作者归隐之心。“一身”指自己的身体;“双阙”指皇宫。“更病”与上文“知我宦情无”呼应。因为身体有疾病,所以不能再在皇宫里奔走忙碌,只能隐居起来,远离官场是非。
“若得重相见,冥心学半铢”二句,表达了作者希望未来能够再次见面的愿望。“若得重相见”是指两人能够再次相聚在终南山中的隐居生活。“冥心学半铢”是指专心致志地学习,努力向古人看齐。
【译文】
朋友啊!你到哪里去?知道我现在仕途之心已经断了。我已经像是冯唐那样衰老,才懂得华子的愚笨。
我一身又生疾病,皇宫里的两个楼阁又让我奔波忙碌。
如果我能和你再次相见,我一定潜心学习你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