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远天疑尽,江奔地欲随。
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
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
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和表现手法来分析作答。“树远天疑尽”,意思是远处树林好像要消失在天边,“树”是“树木”,“天”指天空,“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看不见了,“树远天疑尽”的意思是树木在远方,似乎要消失到天边;“江奔地欲随”,意思是江水奔腾不息仿佛要追上大地,“江奔”是“江流急速”,“地欲随”是“大地说”想追随江水;“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意思是孤舟飘荡不知漂向何方,残阳西下又催人分离。“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诗人写景抒情,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意思是我本来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如今更因羁旅而感到惆怅,“客是”指“我”,“凄凉本”是“本来就是”,“情为系滞枝”是“因为羁旅而感到惆怅”。诗人用“本”“滞枝”等词语写出了自己多愁善感的个性以及羁旅之苦。“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意思是我的愁肠已经无法排遣,只有楚山中的猿猴最了解我的内心。“寸肠”是指内心的情感,“楚猿”是楚地的猿猴,“知”是知道的意思。

【答案】

松江晚泊

树远天疑尽,江奔地欲随。

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

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

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看到夕阳西下、江水东流的景象而产生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眼前所见景色,后两句抒情言怀。前句写江水东流、夕阳西下的壮阔景象,后一句写自己漂泊不定的孤独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