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西南远凤台,蜀魂何事此飞来。
偶因陇树相迷至,唯恐边风却送回。
只有花知啼血处,更无猿替断肠哀。
谁怜越客曾闻处,月落江平晓雾开。

岐下闻子规

吴融七律赏析与解读

  1. 诗词原文
    剑阁西南远凤台,蜀魂何事此飞来。
    偶因陇树相迷至,唯恐边风却送回。
    只有花知啼血处,更无猿替断肠哀。
    谁怜越客曾闻处,月落江平晓雾开。

  2. 注释详解

  • 剑阁: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郊,古称剑门关,以其险峻著称。
  • 蜀魂:指四川地区的魂魄,此处特指四川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情感。
  • 凤台:古代建筑中用以象征凤凰的台阁,常用以表达对帝王或贤者的敬仰。
  • 陇树:指的是秦岭以北的树木,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常被用来比喻远方或异乡。
  • 啼血:形容花朵在风雨中开放时散发出的美丽色彩,如同含泪般鲜艳。
  • 猿代:猿代通常指猿类中的雄性,这里可能是用来比拟那些悲伤或无助的情感。
  • 越客:古代指南方的商人或过客,此词也常用于形容外来者或旅人在异地的感受。
  • 月落江平:描绘了一幅夜晚江水宁静、月光洒满江面的画面,常用以传达一种平静或孤独的情绪。
  1. 译文对照
    剑阁西南远凤台,蜀魂为何在此飞翔?
    偶尔因为秦岭的树木让我迷失方向,我害怕边境的风吹散了我的声音。
    只有花朵知道如何表达它的悲痛,没有猿猴代替我感受到痛苦和悲哀。
    谁可怜那些曾经听过我的诗人,当月亮落下江面,清晨的雾气慢慢散开。

  2. 诗词赏析
    吴融通过这首诗巧妙地利用自然意象和生动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情感和对故土深深的眷恋。诗中通过“蜀魂”这一概念,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家乡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远离故乡、身处异地的无奈与伤感。此外,诗中的“陇树”、“边风”、“啼血”等词语,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3. 创作背景
    吴融是唐朝的一位知名诗人,他的作品多涉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一次旅行有关,他在旅途中经过剑阁(今属四川省绵阳市),感受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并由此触发了关于故乡、记忆和情感的深入思考。这种深刻的个人经验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岐下闻子规》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情感的诗歌,也是一次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度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艺术成就,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自然以及文化的深刻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