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
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
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
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沉。
《长安里中闻猿》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万里青山已到心。
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赏析
诗句解读
夹巷重门似海深:“夹巷”通常指的是街道两旁的小巷,“重门”形容门扇厚重、密集,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似海深”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大门深邃而广阔,如同大海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整体上,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长安城中道路的复杂性和狭窄性,同时也暗示了长安城的繁华和拥挤。
楚猿争得此中吟:“楚猿”指楚国地区的猿类,常被用来象征南方或偏远地区的声音。这里“争得”表达了一种争夺和竞争的意味。“此中吟”则表明这些猿声在此处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共鸣。整句诗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猿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对异域风情的向往。
一声紫陌才回首:“紫陌”通常指的是帝王所走的道路,象征着尊贵和权威。“才回首”则表示人们在这条道路上刚刚停下来回望。这句诗通过描写人们的行走和回望,表达了都市生活的忙碌和匆匆忙忙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和追求。
万里青山已到心:“万里青山”形容远处的风景,既远又美,引人遐想。“已到心”则表达了人们内心的震撼和感动,仿佛那美景已经深深烙印在心中。这句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诗人吴融的仕途经历。吴融曾因其才华和文采受到唐昭宗的赏识,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等要职。然而,他在政治斗争中屡受排挤,最终被迫流放,生活陷入困顿。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流放期间,通过描绘长安城中的景象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起伏的无奈和感叹。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长安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繁华和喧嚣的印象;同时,诗人通过对猿声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思念。此外,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无奈和感叹,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长安城的壮丽景象,更通过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到诗中的情感韵味。